第5941章新的路线
罗马会让皇甫嵩回来?这怎么可能,罗马又不是脑子有病,除非是汉室被贵霜爆锤,退出了之前属于贵霜的辐射区,罗马才会思考这种问题,而且也还就只是先思考,放不放还得看看情况再说。
毕竟皇甫嵩什么强度,但凡心里有点数的基本都知道。
虽说后汉书记载平定黄巾之乱的三大主将是皇甫嵩、卢植、朱儁,可实际上剔除朱儁这个表现不佳,就单说所谓屡战屡胜的卢植。
史书记载卢植率领北军五校屡战屡胜,将张角困于广宗县,可是只要多少了解一下黄巾之乱剧情的都应该清楚,黄巾之乱是八州响应,这八州分别为“青、徐、幽、冀、荆、扬、兖、豫”。
简单来说并州和凉州实在是太乱,乱到黄巾去了也发展不起来的程度,司隶又是汉室核心区,没造反成功。
当然这些也就是背景,真正重要的是,张角是在魏郡邺县起义的。
这个地方怎么说呢?没啥问题,只是魏郡邺县距离广宗只有七十公里,且不言这七十公里是如何屡战屡胜的,就当卢植一路杀进来的,可不管是走并州,还是走司隶,都是和魏郡挨着啊。
除非卢植舍近求远绕了一大圈,不过史书上没提,可能性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史书要记载卢植胜绩也只能用这四个字了,其他都不好写。
反倒是皇甫嵩,正经的干掉了黄巾的主力,带着三河骑兵一路横扫,几乎史书上能记录为黄巾主力的大部,都被皇甫嵩弄死了。
正史之中病死的张角不算,荆州、豫州、兖州,抵达冀州之后,张梁军营合计九万多人被皇甫嵩以夜战强袭的方式,一夜干死,张宝麾下十余万人,在皇甫嵩抵达曲阳,也直接被干碎。
皇甫嵩离谱的不仅仅在于攻击范围极大,作战思路也极其灵活,更重要的是不管对手在城内,还是在军营,亦或者偶遇,都是一口气干掉,不带耽搁的。
虽说能跑得这么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三河骑兵的机动力,但这出击效率其实已经能说明很大的问题了,皇甫嵩的强,真的属于那种足以应对各种局面的强。
这一点罗马也是有所认知,故而如非必要,罗马不可能放这样一个顶级名将回汉室,除非罗马不想从贵霜身上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陈曦多少也清楚这种思路,说白了不就是罗马够强,能左右逢源,还想持续性左右逢源吗?
本质上这就是二战前的美帝,虽说从牌面上不如英联邦,但他真的敢给德意志借钱发动战争,然后看着盟友们打到两败俱伤,然后自己下场赚到更多的好处。
罗马在乎贵霜和汉室的战争吗?最近是真的在乎,因为只要战争不停,他们就能持续性的获得大量在正常年份不能获得的好处。
都不提贵霜那种从罗马搞雇佣兵的事情了,汉室其实也在不断地从罗马那边进货,有一些东西汉室的辐射区不产,而罗马那边又挺好用,所以汉室也在进口。
这对于罗马而言就是一个额外收入,所以罗马对于延续汉室和贵霜的战争很有兴趣,哪怕知道帝国之战不打个上百年分不出胜败,但罗马多少还是乐得给贵霜助力一下。
倒不是和贵霜关系好,而是更为直接的,贵霜劣势,能压榨出更多的好处,所以顺手拉一把贵霜而已。
真要让汉室打出大优势,贵霜就算还有大招,用不出来也是完蛋,到了那个时候罗马就算想榨出来点东西,多少也得考虑现实,故而现在这种,罗马乐得持续下去。
“曹公啊。”钟繇有些唏嘘的看着陈曦,也没有反驳陈曦的说法。
曹操闹到现在这一步,与其说是能力的原因,还不如说是被某些人压制的原因。
最简单的一点,假设图兰平原,也就是原本贵霜在北方花剌子模的延伸区,没有在诸葛亮管理葱岭的时候收归国有,转交给三傻进行代管,而是由曹操把控会发生什么?
且不言图兰平原覆盖区的沙漠戈壁,只说绿洲和草原覆盖的平原区,作为世界史上有名的农耕和游牧交织区,属于极少数既能养人,又能养马,均衡了战斗力和生产力的地区。
当初沃洛吉斯五世出军魂之后,想要前往的地方就是这里,因为这个地方真的能撑起来一个核心区,然而这地方现在被三傻用来分给羌人和莫名其妙长出来的新羌人。
一家五百亩吼到现在,依旧能维持下去,就是因为图兰平原足足有150W平方公里,剔除沙漠也有几十万平方公里,所以就这么瞎分下去,也能一直运转。
世界地图作为战场最好的就是这一点,哪怕是一块看起来不怎么大的地方,真要说也是东西两千里朝上的巨大版图。
实际上三傻能轻易的收上税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于这种粗犷的运作方式,真的能养活牧民和农民,否则就算是有战斗力保证,用刀子收税,腿长在百姓身上,那也是能跑的。
这地方不说是曹操先发现的,当年西域通道还没修好的时候,曹操先派人跑出去,为什么会眼瞎没看到图兰平原?
要知道这地方理论同时属于安息和贵霜共管,谁强就是谁的,在五十年前,阿勒泰夺回花剌子模之后,这地方就属于贵霜辐射区,理论上在之后是由拂沃德进行管理的。
这也是贵霜地图在北方有一个很奇怪的弧形的原因,说白了就是避过沙漠覆盖区,占领图兰平原的精华区,而汉室来了之后挡住了拂沃德,这地方自然就被汉室没收了。
这是一块非常不错的地方,曹操并没有占领当做后勤基地,而是被诸葛亮收取之后作为给中亚世家和曹操提供后勤物资的桥头堡。
所谓的葱岭桥头堡,后勤基地,冶炼司,以及某些生活区都在这里,诸葛亮给中亚各大世家提供的各种支持,原产地就是这里,后勤,粮草等等,也靠这里出产。
你说,曹操?曹公最近运营的很好,能自给自足,不存在后勤粮草问题,兵甲携带足够,也不存在短缺,葱岭后勤基地产出有限,当然是先支持其他人。
我诸葛亮这么公正的人,当然不会乱来,怎么可能胡乱分配资源。
诸葛亮确实是没有胡乱分配资源,但北贵的曹操除了拿到了开拓用的粮草,出战时的兵甲,早期需求的战马,肉类等等,曹操还有得到其他来自于桥头堡的支援吗?
并没有,诸葛亮没有违反规定给曹操多分配一丝资源,曹操这边也同样没有派人去多要。
实际上曹操派刘巴去葱岭,已经是诸葛亮离开,然后自己拿下了赫拉特,坎大哈希望在即的时候,才派人去的,诸葛亮在的时候,曹操就没派人去过葱岭。
哪怕诸葛亮自从年少那次之后,就再也没在曹操面前表露过一丝恶意,但只要不是傻子,知道诸葛亮是琅琊诸葛氏,曹操就不可能去找诸葛亮帮忙,这不是一点点的仇,而是真正意义上,没人管的话,诸葛亮将曹操弄死也实属道义的大仇。
所谓的琅琊诸葛氏,也算是徐州名门,算不上郡望也有些名气,而古代交通问题,乡党就是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就曹操在徐州干的事情啊,诸葛亮逮住机会将曹操弄死了,完全符合道义。
《礼记·曲礼》:“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所谓的乡党其实就是第三种,也就是仇人不跑到国外,遇到了就该弄死,所谓的交游,说的就是朋友。
这也是诸葛亮在葱岭坐镇那几年,除了不得不路过和攻打赫拉特的时候索要粮草后勤,曹操没和诸葛亮进行任何感情联络的原因。
因为双方之间没得情谊谈啊!
再加上华雄、魏延、陆逊、吕布、陈宫、吕蒙、孙权、潘璋等等,这些人其实既是帮手,也是束缚,曹操麾下没有将校吗?有的,而且很多其实都只是缺乏锻炼。
曹操麾下缺乏谋臣吗?更是不缺,曹操麾下那一批谋臣仅次于长安坐镇中原的那群人,真掰腕子,不算陈曦这个开挂人员,双方放开手脚,中央朝臣的真实战斗力其实和这群人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真的需要所谓的帮手吗?其实不怎么需要。
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真、徐晃、乐进、李典、张绣、郭淮、庞德、阎行等等,要正面刚的有正面刚的,要防守的有防守的,要指挥的也有指挥的,这些人的资质真的差吗?
其实真不差,这些人差的不就是真刀真枪和同级别开杀吗?只是这些人很多的机会被那些派遣过来的将校给占了。
就跟荀彧和陈群一样,陈群的能力在兴平元年,放在刚拿到徐州的刘备治下,只要能获取信任,他能做到的程度不会比曹操治下的荀彧差丝毫,荀彧能拉来的人,陈群也能拉来,荀彧能搞出来的运营,陈群也能搞出来,而且经历足够多的磨砺,未必会比荀彧逊色多少。
然而当两人都在曹操治下的时候,能搞出双倍的运营水平吗?
并不能,资源就那么多,因为约束出力上限的,已经不再是智力和运营的水准,而是更为直接的资源储备的问题,而曹操和汉室当前所面对的问题其实都是这个。
最简单的一条,就拿大军团指挥来说,诸葛亮、曹操、张辽、陆逊、吕蒙、张飞这些都是明确有资格成为大军团统帅的,而且都不提扯淡的资质问题了,这些人是绝对能成的。
可现在这些人除了张辽勉强能算另类成就,诸葛亮达到了,但没机会施展,其他的人全都没有成就,说白了不就是资源不够吗?
一个成天只能带万把人的将校,哪怕有资质,除非资质极其逆天,你也没机会成为大军团统帅,诸葛亮能顺利成就,真要说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两河之战,三傻力推诸葛亮为帅。
剩下的这些人,除了曹操还有谁有机会指挥过五万人以上?
至于曹操本身,五万人倒是指挥过,问题在于北贵那坑爹地形,作战的时候根本不能有效的铺开,导致的结果不就是曹操只有这种特殊地形下的作战经验,并不能顺利完成经验的转换。
真要说,这些其实都是压制的一种方式,只是没有表现的那么明显罢了,甚至只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会直接将这些东西忽略掉,因为这种压制的方式其实很模糊。
至于说曹操注意到没有,按照现在的情况,说没注意到是在骗人。
钟繇这个时候提这话也是暗示陈曦差不多就行了,而且江东损失惨重,外加这次寇氏的事情必须要给一个交代,该放开的就放开,趁现在曹公那边还有一个硬茬,还能再练出来一批。
“意思是先下了都督职位,然后从北贵山区那边,将吕子明调出来,由吕子明暂代?”陈曦若有所思的询问道。
钟繇直接麻了,他的核心思路是释放曹操,可没想过动周瑜的官职爵位,虽说周瑜这波损失惨重,但攻克贵霜国都,斩杀数万,弄死刘皊,还送回来了接近二十万的人口,这些都是功勋,按照汉室军法甚至都不需要处罚。
卫青二出定襄的时候失两将军,亡翕侯,并未攻克王庭,斩获减去损失其实也没多少,但按照军法依旧有少量的金钱赏赐,只是功勋不多罢了。
故而钟繇根本没想过动周瑜的官职爵位,这得多大仇敢说这种话,活的不耐烦了?
更何况吕子明是什么玩意儿,都不说周瑜的位置根本不会动的问题,就算会动,吕蒙暂代都督的职务?哪里冒出的无名小卒!
钟繇寻思着自己这个老表那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还是就怕烤不熟的那种。
缓慢进入新时代之中,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