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儿子会说话了童瑶看到自家男人震惊的眼神,也怕现在改变太大引起怀疑。
只好装作没好气的开口:
“干嘛,我又不会拿钱去买别的,那你自己去买,下午退潮了,我去淘淘海。”
杨清桦笑了,还淘海,这个人最多拎着工具去转悠一圈,坐在岸边吹吹风就回来了。
“不用买了吧,我还年轻,休息一天就好,再说,买回来家里那么多人,一只鸡都不够分。”
这倒是实话,现在没分家,一家人吃饭都在一起。
杨父有一条二手铁皮船,十几米,杨家大哥和二哥跟着杨父一起出海。
轮到杨清桦就多出来了,没办法,他只能去跟码头有船的人家出海。
在他们这叫做船工,按天算,一天三块钱。
海边天气变化无常,一个月有半个月是出不了海的,要是按照每个月给钱一个月就是60块。
大家都舍不得,又不是要出去远航,小船的,按天算就行。
杨父杨母还算明事理,儿子们赚的钱,他们只要上交三分之二,其余的三分之一自己留着。
媳妇们在家里帮人织渔网的钱也自己收着。
不过这活,童瑶从来没干过。
杨清桦靠着自己也有点存款,不多,就几十块的,他们家也养鸡,还是那句话,没分家。
让他拿钱去买一只鸡,不舍得。
一只鸡两块多,快赶上一天的工资了。
童瑶可不管,先别管以后怎么样,但是自家男人的身体要养好。
“你买不买,不买就把钱给我,我去买,你都结扎了,下午我亲自炖,谁敢跟你抢,我就干死她。”
杨清桦觉得这女人,还真是让他无奈。
这泼皮无赖的话,也就她能说得出来了。
谁家小媳妇不是低眉顺眼的,不过,这也是关心他,很受用就是了。
“行,我买,儿子吃完奶了吗。”
童瑶听到他应了才放心,低头看着儿子吃完了,还在吮着玩。
没好气的拍了拍他的屁股,把他抱出来。
“嘶~这小混蛋,牙齿咬得我生疼,要断奶了。”
杨清桦看着自家媳妇丰满的胸脯,喉结滚了滚,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点了点头。
童瑶穿整齐衣服,看到他盯着自己。
虽说老夫老妻了, 但也没忍住脸红了红。
低声道:“看什么看,大白天的。”
杨清桦不好意思的转移目光。
杨溪俊小朋友没有口粮玩了,也不生气,就在床上蹦着玩,玩了没一会就去找他娘,扑倒她怀里指了指门口。
“啊啊~”
童瑶宠溺的笑了笑,教她说话
“俊俊,你要出去玩是不是,来,跟娘说:出去!”
“啊啊!”
“出去!”
“啊~噗!”
教了好几次,这孩子也不懂,童瑶想到可能是两个字太绕口,就教一个字。
时隔那么多年,又回到儿子牙牙学语的时候,许多事童瑶也不太记得住。
索性重头来一次吧。
童瑶指了指自己:
“娘~”
“啊~”
“我是你娘,看娘的嘴巴:娘~”
杨清桦看着自己的女人和儿子玩得开心,心里觉得自己做得一切都值得了。
老婆孩子热炕头,每个男人的梦想。
童瑶将孩子调了个方向让他转向杨清桦,她指了指:
“这是你爹,来,咱们叫:爹~”
“啊~娘~”
童瑶和杨清桦惊喜的看着自家儿子,激动的喊:
“清桦,儿子会叫娘了!”
“媳妇,儿子会叫娘了!”
两人默契的叫出来,对视了一眼,笑开了花
别的孩子一岁半已经能说3-5个字了,自家孩子一个字都不会说。
现在会说出一个字,让夫妻俩欣喜若狂。
童瑶虽然重生了,但儿子上辈子也是三岁才会说一个字,这辈子提前会说了。
这真是老天爷保佑她。
现在重新看着白胖天真的儿子,她也很难和上辈子高高大大的儿子联想起来。
门外经过的杨大嫂听到屋里的动静,瘪了瘪嘴,不屑的哼了一声。
早说话又咋滴,傻就是傻,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这两天大白天的还关上门,真是…不懂事!
杨溪俊看到爹娘都笑嘻嘻的看着他,他也开心的跟着嘎嘎笑。
现在中午,童瑶陪着儿子玩了一会,小孩觉多,也跟着大人一起睡了个午觉。
童瑶本来打算下午去淘淘海,嫁到海边人,哪能不知道赶海呢。
上辈子短视频软件一大把,她怀念以前海边的日子,没少看,自然认识不少海鲜。
但当她去找背带,背着儿子去拿赶海工具的时候,家里人一脸古怪的看着她。
她默默的放下工具,背着儿子去串门了。
重来一次她不想再当懒婆娘,也不想当废物,起码先勤快点,淘淘海,做点家务,照顾好自己男人。
但是改变还是需要慢慢来,不然一下改变太大了,公爹和婆婆就要去请人回来家里跳大神了。
杨清桦下午去镇上买鸡,村里是有,但是他也不好意思去买,到时候村里人问东问西,自己结扎的事,说还是不说。
这年代的男人就没有做结扎的,甚至连安全措施都没有,怀了就生。
八零年代啊,抓农村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候。
家里头胎男娃不许再要二胎,是女娃的话,五年后才能要第二个。
有些人实在想要孩子的,那就得冒险,媳妇怀上了就跑去娘家山上躲,不幸被抓到那就只能跟计划生育组织的人去打掉。
有渔船的那就开船去孤岛躲,在孤岛上冒险生出来,回村再交罚款。
再怎么样,也是女人去做结扎,绝对没有男人去做的。
村里人要是知道杨清桦去做结扎了,绝对是轰动全村的惊天大事。
别说杨清桦被骂,就连童瑶都被骂得出不了门。
这也是杨家上午不敢说往外说的原因。
童瑶背着儿子去蛋家棚那边找阿公阿嫲。
也就是杨清桦的爷爷奶奶。
老两口今年70岁,身体硬朗,耳聪目明的。
但身体再好也比不上小年轻,都出不来海了。
两口子是非常传统的蛋家人,不能出海也要住在海上。
村里的大部分都是蛋家人,这些老人家都住在蛋家棚。
蛋家棚并不是水泥石砖建好的房子,而是在海岸边用木头,竹子,或者生蚝壳做的棚架。
找旧船板和废木料铺地,再用椰子叶,竹片编制成席片做“墙”,棚顶用茅草覆盖。
等到台风天来临,他们会去到儿女家住,躲避风雨。
蛋家人的先辈们从生到死都是在海上四处漂泊,生存。
没有一个国家承认他们,他们也没有国籍,飘到哪算哪。
陆地上的人不给他们上岸居住,他们甚至一辈子都没穿过鞋子,也没有书可以读。
淡水和蔬菜也只能光着脚去附近放村落用海鲜交换。
可以说自古以来他们什么苦都吃过了。
直到华国解决内忧外患,正式建国,开始推动鼓励他们上岸落户。
疍家先辈们等了太久,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他们感激华国,是华国给了他们落叶归根的土地,承认接纳他们。
他们深爱、敬仰这个国家,从此以后他们就是华国人。
如若华国有难,蛋家人会和军人、中华儿女一般,必定誓死报国!
……
童瑶嫁给杨清桦,花了半辈子,才真正认识到蛋家人的民族精神。
她抛开了所有偏见,真正的成为一个蛋家媳妇!
都是人,谁又比谁高贵。
真心换真心才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