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 免费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513章 天启十三年

作者:北城二千 字数:6288 更新:2023-08-17 08:37:48

第513章天启十三年

“铛…铛…铛……”

天启十三年正月初一,随着一年一度的正旦节抵达,当京城内的钟楼开始敲钟,还未天亮的京城与皇城纷纷开始打开了城门。

新年新气象,随着去年的新政推行,大明两京二十四省的人口数量以纸面形式,更加完整的展现在了大明朝廷的面前。

有民七百二十六万的北直隶看似人口众多,但和历朝历代一样,仅仅一个顺天府的百姓就达到了三百万人,京城及其附近人口更是多达一百五十万人。

如此庞大的人口造就了繁荣的经济,随着北方蒙古被驱逐到漠北,一个安定的环境让每日前往京城赶集的人络绎不绝。

虽然说是正旦春节,但是今日前往京城的人还是十分之多。

城门打开后,验查户口簿的兵马司都是数百人鱼贯而出,分别验查。

因为是大朝会,一些外派的官员今日也要归朝开大朝会,所以要参加朝会的官员们早早的就走京城北面的安定门进入了京城,随后走玄武门,饶了绕路先来到了外廷的大庖厨。

在大庖厨好好吃了一顿早餐后,等时间来到辰时,百官们已经按照往年大朝会的秩序站立了。

“噔……”

“止声~唱礼!”

“臣等恭迎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极殿内、当鸿胪寺丞敲钟开口,百官们立马安静,随后在鸿胪寺丞第二次敲钟时开始了齐声唱礼。

身着亲王冕服的朱由检和百官们一起,对着那空无一人的龙椅行大礼,随后起身。

站在鸿胪寺旁边的王安见状让人抬上来的一把椅子,放在龙椅下方的平台。

朱由检也以监国的身份走上台阶,继而坐下。

他面朝百官,双眼扫视着众人。

因为所有战事纷纷结束,因此除了领军在外的都督们,类似李自成这种在京城等着正旦过后调换驻地的总兵都参与了朝会。

都督府算是参与朝会比较少的,所以李自成几人穿着武官的朝服站在殿下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他们倒是对朱由检十分尊敬,即便难受,却还是强忍着,持着笏板,低垂眼帘。

除了都督府的武官难得参与了朝会,今年的朝会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去岁才开过冬至朝会,六部之中若是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可以汇报,户部则是全盘准备,将去岁的人口、财政、耕地数都准备一遍!”

“……”听到朱由检的话,六部尚书们纷纷看了一眼其他人,最终还是工部的温体仁率先作揖道:

“回殿下,去岁工部支出两千三百四十余九十二万余两,修建铁路路基四千三百余里,铺设铁轨二千八百里,修建省道、府道、县道、乡道合计九千六百余里,前后动工二百九十余万。”

“眼下,运营中的铁路共五千三百余里,国朝省、府、县、乡道合计四万四千余里。”

“此外,工部还修建官学、水坝、水渠……”

温体仁侃侃而谈,将自己的功绩一项项说出,惹人眼球。

只是谁都知道,这些功绩不是他的,而是朱由检的,他不过顶了一个工部尚书的名头罢了,实际大部分事情都是朱由检亲手操办。

对于工部的事情,没有人比朱由检更了解。

工部纸面上动工是二百九十余万,但实际上旧港、交趾、瀛洲、麓川、云南、广西、四川等地都在使用劳改工,数量高达六百余万。

五千多里铁路和四万多里水泥路听上去很多,但实际上折合一算,也不过三千二百公里和两万多公里罢了。

这个数据对于大明这样一个广袤的疆域来说显得微不足道,连清末的里程都没有达到。

好在接下来十一年的大旱还有着许多“以工代赈”的机会,该有的基建也会不断地兴起。

加上第四版蒸汽机不断运用在矿产、钢铁厂和各类工厂,朱由检还是有把握在天启十五年结束前,让铁路突破八千公里,让公路突破五万公里的。

大明的基建和历朝历代不一样,不管是秦代的驿道、还是汉代的长城、隋唐的运河,宋代的水利工程……这些基建都是在发动徭役的基础上,而大明不是。

大明的基建是给钱给粮,属于以工代赈的范畴。

所以只要大旱不停下来,大明的基建就不能停下来。

“今岁工部的奏疏我已经批过了,金融司先放出一千万两银子,交给工部推行铁路和道路、官学建设。”

朱由检没让温体仁继续表演,而是打断了他的汇报,以至于温体仁只能灰溜溜的回到了自己的职位上。

在他被强迫汇报完毕后,其它六部大臣也只能低下头一个个回禀。

“刑部无事……”

“兵部无事……”

“吏部无事……”

“五军都督府无事……”

“内阁无事……”

“礼部无事……”

看着各部都说无事,朱由检倒是觉得挺正常的,毕竟一个多月前才开了冬至小朝会。

不过相比其他衙门,户部尚书毕自严就算没事,也得说有事,所以只好站起来,毕恭毕敬作揖道:“户部有事。”

“去岁,户部清查出隐户三百二十七万六千余人,隐匿田亩二百三十九万六千余亩。”

“迁移司共向海外发放迁移铁牌一百四十七万块,发出粮票一千五百余万石。”

“因此,今岁的麓川、交趾、旧港、瀛洲、东海、漠东等六省都需要扣除一部分田赋粮。”

迁移地给迁移粮,这是朱由检定下的国策,对于百姓的迁移数他并不是很满意,但也知道这已经是这个时代生产力所能达到的巅峰了。

即便是大明的九千料货船,拖家带口的也不过只能运两千人罢了,运这一百四十多万人最少得有七百多艘九千多料货船。

虽说皇店确实有这么多货船,但皇店的货船如果全部拿来运人,那恐怕这一年的税收会大打折扣。

因此,皇店的船只还是以运送商品为主,附带运送五六百人,所以迁移速度快不起来。

不过,等蒸汽机船可以量产,那大明的运力可以翻三倍不止。

想到这里,朱由检微微颌首示意自己知道了,毕自严见状也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接下来,朱由检和百官说了一些推行新政的话后,便不再多说什么,而是宣布了散朝。

百官们依次退场,倒是朱由检坐在椅子上一直没有离开的举动。

直到最后内阁也退场了,朱由检才缓缓起身看向了自己上面那张空空如也的龙椅。

正旦新春,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朱由校还是没有回京城,而是又从燕山的大定宫跑回了房山的仲夏宫。

朱由检搞不清楚,自家哥哥到底是怕自己,还是只是单纯的贪玩。

实际上他心里有答案,但他不愿承认罢了。

“走吧……”

最后看了一眼龙椅,朱由检对走到他旁边的王承恩交代了一句,然后在王安作揖送礼中走出了皇极殿。

回程的路上,京城内的大街小巷躺满了炸碎后的鞭炮纸,空气里弥漫着硫磺的味道。

来到东城,街道上家家户户都有人提着水桶,拿着大木盆去附近的河水、水井里打水。

朱由检让人把车停下,他在一处桥上看着桥下的百姓。

东城的河水都是人造河,河水基本是从城外的玉河,永定渠输送而来。

后世的河北之地缺水,主要还是因为人多。

哪怕拿眼下的人口做对比,后世的河北人口也是眼下北直隶的十倍。

朱由检只要把控好人口问题,河北缺水的问题就不会存在。

人工河边围着不少百姓,他们有的打水,有的宰鸡剖鱼,但更多的还是洗菜。

洗白菜萝卜,洗芹菜大蒜,洗红薯香葱……平日里的河边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在过年的日子里,这里成了左邻右舍们聚会聊家常的好场所。

朱由检看着他们一边洗着自己的蔬菜,一边评论着别人鸡鸭。

一边说着这家的草鱼滚滚圆,可以打出上好的鱼丸子,一边又说那家的老母鸡肥又壮,定能炖一锅好鸡汤。

从材料说到做菜的手艺,这边说张家的头碗料足,堆满碗尖尖,那边说李家的小炒喷香,惹人流口水。

后世的过年比车比房比工作,这里一样不差,只是比的东西不一样。

谁家的鸡鸭比别家的壮,谁家的肉鱼比别家多,都会引起大家的羡慕与称赞,受赞的人家也会客气地招呼一声“初几到我家来喝一杯啊!”

瞧着这小民生活,朱由检脸上带了点笑意。

在看到所有人自觉把鸡鸭鹅毛,内脏菜叶带走的时候,朱由检也对王承恩询问道:“京城出了规定不能丢东西吗?”

“出了,河边有人丢东西的话,哪怕是鸡鸭鹅毛,也得全坊受罚,每家罚一文钱。”

“一文?”朱由检略微皱眉,但很快舒展了眉头。

确实,对于百姓来说,一文钱有些多,但对于京城的百姓来说却不是那么多。

有重罚才会让人警惕,整个坊的人才会互相监视,毕竟谁都不想出那一文钱。

“这规矩不错,倒是可以扼制一些泼皮泼妇,只是得做好监察的工作,不要出现乱罚的情况。”

京城一个坊市多者万人,寡者数千,每家罚一文,那加起来也是好几两银子,朱由检不希望看到有人钻空子。

对此,王承恩颔首应下,而朱由检则是继续看着桥下的风景。

过年放鞭炮是孩子的最爱,因此朱由检可以看到一些孩童去买了鞭炮在巷口放鞭炮。

十几个小孩围在一起,他们买一封鞭炮,拆散了与与其它平分,一个一个地放。

一些小孩年纪小胆也小,不敢放,结果他分得的那一半鞭炮全给年纪稍大的孩子放掉了。

不仅仅是他们,便是大人买鞭炮,也是一小封一小封地放,一般一次都只放一封,声音也没后世鞭炮那么响。

对百姓来说,鞭炮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娱乐的载体,也是相互之间沟通联系和加深友谊的纽带。

不管是谁家,也不管平时认识不认识,来往不来往,只要鞭炮一响,成群的孩童如同飞似地循着鞭炮声蜂拥而来向主家拜年。

鞭炮就是主人邀请的集结号,谁家鞭炮放的时间长,谁家门口的孩子就越多,主人家就越高兴。

主人家只要高兴了,那就会开始回礼。

这对于孩童来说,一则是能得到些许花生、瓜子,二则是还能拾到没有爆炸的“瞎炮”,然后再相互炫耀谁拾的数量多,谁拾的鞭炮大。

在桥上,朱由检可以看到一群群孩童忙着走东家窜西家拜年,乐此不疲,收获颇多。

比起它前世那些五光十色的烟花,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令人垂涎的压岁钱,还有那些可口美味的大鱼大肉,反而是这种小民烟火能让他感觉到年味。

“回去吧。”

朱由检让王承恩驾车离去,王承恩也命人驾车出发。

马车行驶在水泥路上,除了马蹄声的“踢踏”声,便只有远处的鞭炮声和街上热闹的行人声。

过了许久,当鞭炮声开始变小,马车也在行驶一段距离后停下。

朱由检起身下了车,百王坊内几乎都张灯结彩。

虽说所有藩王、郡王都已经就藩,但他们的子嗣都在京城读着官学。

藩王们不傻,哪怕朱由检没有提出要求,但他们为了以示清白,还是留下了孩子作为人质。

“恭请殿下安……”

“孤安……”

门口的大兴营将士作揖行礼,朱由检应了一声后走进齐王府内。

王府内同样张灯结彩,十分热闹。

只是朱由检的心思不在这上面,他返回了存心殿后,便一头埋入了奏疏之中。

以他的劳累不同,随着大明天色渐渐变黑,京城开始出现烟花,大洋彼岸的齐国反而天色刚刚亮起。

“噼里啪啦……”

齐国的卯时,伴随着天色雾蒙蒙亮起,鞭炮声也在大洋彼岸的西京响起。

金铉是被鞭炮声吵醒的,当他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拔步床的床顶。

他艰难起身,坐着稍微清醒了一会儿后,这才穿着中衣走出了拔步床。

走出拔步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明代标准的北方大院布置。

白墙木椅,屏风盆栽……

家具上雕刻着常见的飞禽走兽纹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造像的遗风,雄浑而博大,使人不由地想起汉代宫阙的深厚拙朴,六朝陵墓石兽那般奔放劲健的风姿。

床榻和窗户上的花卉人物吉祥图案,继承了唐代的遗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饱满豪放的审美追求。

屋内的摆件也是金铉自己绘画的山水人物图,意境高古。

乍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金铉身处大明北方的城池中,然而只有当金铉洗漱过后,穿戴整齐的走出着北方大院,来到街道上,才证明了此地和大明本土没有一点关系。

街道上铺设着水泥路,邻里街坊都是统一的明代北方建筑风格,一不小心就容易认错自家屋子。

门口的士卒牵来了马匹,金铉翻身上马,策马而去。

即便是正旦新春,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每日例行检查,在城内巡视。

距离金铉登录西京城已经有十四个月的时间了,这十四个月的时间里,金铉也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将齐国经营的井井有条。

虽说金铉的能力不错,但限于资源,西京城目前并不足以担起“京”这个字。

历时一年的事件,于腊月初步完工的西京城,实际上只是真正西京城的一处坊市。

这坊市内东西长三百步,南北宽四百步,坊市墙体采用混凝土浇筑,整体高一丈,宽八尺,周长三里半,占地面积约二十七万平方米。

与其说它是一个坊市,倒不如说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

虽说城池不大,但城内主要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

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兵营、监察使司衙门、西京衙门、兵马司衙门等官方建筑和东西两市及其沿街的民居建筑。

除此之外,金铉还修建了寺庙、官学等公共设施。

西京城内的街巷为“五纵三横”的棋盘式格局,不过,这些街巷大多是笔直延伸、相互垂直的,因此是明显的民生城池,与军事城池不同。

金铉策马从马道上了城墙,沿着城墙骑马巡视着这小小的西京城。

望着整洁的街道和整齐划一的街巷,他心里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金长史!金长史!”

在金铉巡视西京城的时候,一名官员找上了金铉,将手中的文册递出:

“金长史,这是……呼……这是齐国今年各县上交的汇总文册,请你过目。”

官员说着说着呼出一口气,缓了缓后才解释了找他的目的。

似乎是因为金铉的性格问题,总之在他手下办事的人都尽可能的省去虚礼和废话,做事和说话都直奔主题。

“辛苦了。”金铉翻身下马,接过文册的同时回礼安慰,随后打开了这本文册。

十四个月的时间,齐国的城池数量还是原先的五个县,不过质量不可同日而语。

齐国五县,眼下有驻兵四营,一万两千人,有工匠三千七百余人,另外有瀛洲劳改工两万六千人,北亚墨利加劳改工一万四千人。

除此之外,还有归顺大明,或者兵临城下投降的许多部落。

这些部落合计三万二千余人,都算做齐国的国民。

金铉让人教他们耕种土地,让四夷馆的官员担任官学教习,教导这些国民的孩子说大明官话,学习大明文化。

从人种来看,他们与大明百姓并没有太大区别,也不如瀛洲人一样矮小,所以齐国官员对他们的接受程度还算高。

这些国民眼下负责耕种劳改工开垦的土地,而整个齐国的耕地数量则是六万三千七百二十七亩。

因为是第一年,所以去年的亩产基本只有四十几斤米,还是用上了土化肥之后的产量。

对于这个产量,许多齐国官员和士卒都十分消极,但在金铉和他们说了一些辽东百姓开垦田地第一年的产量后,他们又重拾了信心。

北亚墨利加的土地不算肥沃,但在金铉看来,只要彻底开成熟地,然后使用土化肥,那亩产一石二三斗还是十分容易的。

“今年的耕地数量应该能突破十五万亩。”

看了看账面的耕地情况,金铉又算了算今年大明那边送来的拖拉机数量,心里也不免乐观了起来。

齐国的军队、工匠、国民、劳改工合计有八万七千八百二十四人,十五万亩耕地,哪怕亩产还是只有四十几斤,最少齐国的耕地也能满足他们两个月的口粮。

这比起去年只能满足一个月的口粮相比,已经好上许多了。

况且,等到了明年,恐怕在近万台拖拉机加持的情况下,天启十四年的齐国可以突破三十万亩耕地。

在齐国人数不变的情况下,齐国能自给自足四五个月的口粮。

如果其中的田地产量增长,那恐怕他们能自给自足六七个月的口粮。

六七个月的口粮,这对齐国来说已经足够了,因为金铉按照朱由检给的地图,在东部山脉东边的平原发现了许多野牛。

这些野牛数量庞大,只需要派出上千人,就能收获几千上万头野牛的尸体,这些野牛足够齐国吃好几个月。

因此六七个月的口粮省着点吃,配合野牛肉,那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这么一来,等到了天启十五年,恐怕他就可以向齐王请求移民了。

想到这里,金铉感慨万千的合上了文册,把文册递了过去:

“把文册送往瀛洲,交由杨布政使转交殿下,另外请杨布政使运送三万劳改工和二十万石米麦来京门港。”

“是!”官员应下,随后接过文册转身下了城墙。

倒是金铉看着由砖石、土木、混凝土构成的西京城,心里对齐国的信心更大了。

“只要继续发展下去,让齐国超越江南,那国朝内部的燕山派官员和五军都督府的武将,应该会有一些人愿意过来的。”

“只是剩下的……”金铉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忧虑,最终摇了摇头没有再说,而是转身上门,继续巡视起了西京城。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0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