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退路
听到司马懿这么一说,司马昭脸色顿时就是有些不安:
“大人,我是不是不应该过来?还是,孩儿做错了什么?”
司马懿略有叹息:
“不是你的错,这个事情怪我,没有及时跟你说清楚,只是……唉!”
只是有些话,说出来与不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坚守洛阳城,城破后可降。
这个事情,挑明了说和默认许可,就是两个性质。
只督促坚守,底下的人,说不定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守到最后一步。
而若是挑明了,就会让他们心存懈怠,说不得草草抵抗一下就举城而降——甚至连抵抗都没有,直接投降。
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可是有深谋远虑之称的小文和。
但凡有点异常,恐怕都会被此人察觉。
到时候,自己这边的一些后续安排,说不得就要被人识破,乃至利用。
这等对手,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让自己的儿子亲守洛阳,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坚守洛阳的决心。
这样才能让下边的人相信,自己肯定会救援洛阳。
司马懿一边想着,一边却是没有把话继续说下去,而是沉吟一下,问道:
“子上,你是见过冯明文的人,你觉得,此人如何?”
司马昭没有想到自家大人会这么问自己,他怔了一怔,然后认真地思索起来。
虽说仅在长安与传说中的冯某人见过一面,但这一面,委实是令司马昭印象深刻无比(1109章)。
光是第一眼看到那支雪地里巍然不动的铁骑,就让司马昭深受震撼。
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当时冯明文身后那支铁骑,究竟是不是那支天下无双的铁甲骑军。
至于与他亲自交谈过的冯某人,司马昭自然更是不敢有稍忘。
不过就算如此,司马昭最终也只是面有羞愧地摇头:
“大人,孩儿愚钝,实在是看不透冯明文。”
“没有关系,你只说你所能看得到的。”
司马懿已经不是第一次问司马昭对冯某人的看法。
司马昭从冯某人手里换回王双后,他就问过一次。
但很明显,那个时候的司马昭,事先根本没有想到还能亲自见到冯某人。
更看不透,在那一场俘虏交换中,司马懿和冯某人在暗中的互相计算。
事隔数年,司马昭也偶尔会想着,若是再来一次,自己应当如何应对才会更好。
毕竟直面冯某人的机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对为对手的自己等人来说,很难得。
所以相比起最初时的想法,此时的司马昭,自然又多了一些看法。
“抛去世人流传的那些说法,仅以孩儿那次所见,此人确实带兵有法,能亲自前来迎回细作,可谓礼遇士人。”
“彼时他早已名满天下,但与那细作交谈时,面容恭敬,与孩儿交谈时,颇为有礼,可见绝非傲倨之人。”
“还曾问起大人,对不能在大河边上与大人交战,遗憾之情,溢于言表,可见颇为自信。”
司马懿突然打断了司马昭的话:
“子上你很佩服他?”
司马昭闻言,脸色僵了一下,然后点头:
“不敢瞒大人,孩儿对他,确实有敬佩之意。”
说着,叹息一声,神色甚至有些茫然:
“孩儿与此人年纪差不了多少,却是文不成,武不就,更别说安邦治民……”
早年他也曾颇是仰慕大魏的士子领袖“四聪八达”等人,但这些人在冯某人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提。
独占天下八斗才气啊!
每一篇流传出来的文章,皆是发前人所未有。
陈王(即曹植)游东阿鱼山,制梵呗之谱,才刚刚从梵文里领悟到音韵之道。
(注:曹植应该是第一个探索并总结诗歌格律的人,诗歌的格律,南北朝才初成,直到唐才完全成熟)
冯某人的文章,却早已是集音韵之大成。
怪不得就连陈王,也要自叹不如。
至于武略,那就更不必提。
此等人物,百年难遇。
若司马昭没有见过冯某人便罢,最多也不过像司马师那样,明知有可能对上冯某人,但未必没有胆量一战。
但他偏偏见过,不但见过,而且还亲自交谈过。
再加上自家大人也曾败于此人手下。
而自家兄长更惨,打败他的,听说正是冯某人亲信军将所率的亲卫。
每每想起冯某人与自己交谈时的谦和模样,再想起大人与兄长的遭遇。
特别是兄长去后,司马昭独自一人面对西边的压力,曾连续做了好几天的噩梦:
面有谦和之色的冯某人,站在他的榻前,谦和地对自己说,司马郎君,起来了,想不到我们又见面了。
他的身后,是肃杀冲天的铁骑,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随时要冲过来把自己踏成肉泥……
所以,自己着急来邺城,其实未必不是存了畏惧之意。
想到这里,司马昭悚然一惊,记起了对面还有大人。
“大人,我……”
“不必如此。”
司马懿似乎已是看透了司马昭的心思,“敬佩也好,畏惧也罢,冯明文这个人,确实是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说到这里,他还自嘲地笑了一下:
“为父当年还不是被人称是畏蜀如虎?但如今呢?不畏蜀的又有几人?”
真不信邪的,多是跟随先帝去了下面。
就连自己的儿子……
想到这里,司马懿看向司马昭的眼神,又多了两分理解:
“你畏之惧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司马昭被自家大人说穿了小心思,脸上微微一红。
“但我们司马家,现在不能退啊,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司马懿叹息,“只要大魏还在一日,我们就一日不能退。”
司马昭面上再泛起羞愧之色,低声道:
“大人,孩儿知错了,孩儿明日就立刻回洛阳。”
“不必了。”司马懿摇头,“既然来了,就没有必要着急回去了。”
说着,他用略带深意的目光看向司马昭,“我这里正好有一事,想要让子上你去办。”
司马昭连忙站起来:
“大人请吩咐。”
“我想让你再去一趟长安,再去见一次冯明文,帮我给他带一句话。”
司马懿顿了一顿,似乎是要让司马昭集中精神听清楚了,这才接着说道:
“君欲取洛阳乎?”
司马昭大吃一惊,“大人,这?”
“不要紧张,先坐下。”
司马懿的手向下压了压。
司马昭有些忐忑地坐下,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司马懿,他似乎着急想要从自家大人身上得到答案。
司马懿却是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话,只是问了一句:
“子上,依你之见,洛阳可守乎?”
司马昭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摇头:
“虽然我们有一拼之力,但……恐怕很难。”
司马懿笑了一下,也不知道是在笑什么。
只是继续问道:
“既不可守,那你觉得,汉军为何要裹足于函谷关,迟迟不愿意攻打洛阳?”
司马昭有些犹豫地回答道:“大概,可能,是因为与吴寇有盟约?”
语气里,颇是不自信:
“听说吴寇本可拿下上庸一地,但最后却是让给了汉国,所以会不会……”
“这个自然是一部分原因。”
司马懿缓缓地说道,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面上有讥讽之色:
“但汉国借地之事,又不是第一次了,刘备当年能向孙权借南郡,其子刘禅再借一次洛阳,又有何不可?”
“何况,吴寇远离洛阳,就算是汉军强硬进军,借口代管,只曰日后再还,难道吴人还能阻止不成?”
“所以啊,”司马懿收起了脸上的讥讽之色,再看向司马昭,“汉国现在不取洛阳,非不欲,而是没有必要。”
“因为在他们眼里,洛阳已经是他们的口中之物。现在不取,是因为准备尚不足。”
上党一役,要说汉国没有什么损失,那就是在掩耳盗铃。
不说魏延手下精兵损失大半,就连魏延自己也是伤重导致中了风痹不能再起来。
更重要的是,消耗了汉国的底子,给大魏争取了多几年的喘息时间。
汉军最后反败为胜,却是只能止步于函谷关,就是因为后方粮草没能及时送上来。
“故而所谓的汉吴盟约,其实不过是汉国因势利导的一个借口罢了。”
“那大人……”司马昭就更搞不懂司马懿的想法了。
汉国想要洛阳吗?
肯定是想要的。
为什么现在不要?
因为准备不足。
那大人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带那句话给汉国?
仿佛是想到了什么,司马昭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
“莫不成大人欲二桃杀三士?”
以洛阳为饵,挑拨汉吴两国?
司马懿笑了,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
“若是当真能如此,那自最好不过,但冯明文此人,深谋远虑,断然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司马懿说着,垂下眼眸:
“我现在这么做,不过是想给汉国一个理由,一个能占据洛阳的理由罢了。”
司马昭一听,有些着急
“大人,孩儿还是不明白,就算是守不住洛阳,为何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把洛阳送给汉国?”
洛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就算守不住,多占一时,那也是有一时的好处——光是截留西边过来的物资,就不知有多少好处。
“来不及了。”
司马懿摇了摇头,“我也不想,但汉国……”
司马懿抬起有些浑浊的眼眸,看虚空之中,看似喃喃,又似是在解释:
“汉国的动作,超出了我的想像,汉国的底子,太厚了……”
太行诸陉,最好走的,莫过于井陉。
也就是从太原东出冀州的那条路。
所以太原也正是司马懿重点关注对象。
并州刺史换了人,司马懿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用数千数兵拖住自己数万精兵的王平,司马懿不可谓不印象深刻。
大谷口一战王平的表现,让司马懿认为,此人就是冯某人刻意安排在并州最重要的隐藏底牌,至少也是之一。
现在冯某人让王平出任并州刺史,这让司马懿顿时是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洛阳早晚守不住,还不如把兵力收回来,利用大河与太行山,专心守住河北。”
司马昭只是经验不够,但他不是傻子:“可是大人,这样的话,会不会授人以把柄?”
把大魏都城送出去,就算大人如今的声望再高,恐怕也顶不住这等压力。
司马懿意味深长地看着司马昭,说道:
“所以才让你亲自带话过去啊!”
接着,他悠悠地说道:
“想前年的时候,我派人去吴国问陆逊时,可没有派你们兄弟中的任何一个。”
“啊?”司马昭神情呆滞,张大了嘴,“前年?”
司马懿平淡的语气,却是如同炸雷一般,炸得司马昭久久说不出话来:
“我让人问了陆逊一句话:君欲取襄阳乎?”
“别这般看着我,”司马懿看到司马昭这个模样,只是淡然一笑,“当时我就猜到陆伯言极有可能欲袭襄阳。”
前年那一战,吴国在战前,以挖东渠的名义征召民夫,再加上从郭循那里得到的消息。
司马懿知道,吴国对这一战,可谓是蓄谋已久,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举国而来。
这等大战,居然一直没有陆逊的身影,本就是不正常的。
“我派人过去,只不过是提醒陆逊,我猜到了他的意图。”
君欲取襄阳乎?
这句话,可以是肯定式的疑问,也可以是一般地疑问。
就算各人怎么理解了。
陆逊是个聪明人,做出最正确的理解:邀请冯某人帮忙。
很合情理,对吧?
而司马懿也做出很好的回应,没有提醒曹大将军——反正曹大将军也不会听,这也很合情理,对吧?
司马昭被震惊得久久说不话来。
“冯明文自然也是一个聪明人,他肯定也能听得懂我的话。”
司马懿的话,犹如从天边飘来,“如今你来了邺城,汉军想要拿下洛阳,易如反掌。”
“到时候,要头疼的,就不再是我们,而是许昌。”
洛阳去许昌四百里,骑军不惜马力,两日可至。
而且出了洛阳关口之后,就是一路坦途,再无险可守。
汉军拿下洛阳之后,后面是毫不费力地直接向许昌,还是费力渡大河越太行去冀州,那就值得考量了。
“我为曹昭伯挡了这么多年,希望这一次,他也能帮我拖延一下汉国吧。”
总不能说,让我拼了命也要帮曹大将军拖住汉军吧?
曹大将军又不会感激我。
“其实,让汉军拿下洛阳,也未必不是好事,至少会让曹昭伯知道,我们大魏的主要大敌,是汉国,而不是我。”
看着儿子直愣愣离开的身影,司马懿坐在那里,目光变得越发浑浊。
他已经老了。
这些年来,面对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他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他对司马昭说的话,其实还是藏了一部分。
他确实没有退路了,但司马氏的其他人未必没有退路。
特别是子上,他与冯某人曾有一面之交。
这一次再去,那就是两面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