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招揽右臂
离开李儒住处,李耀心情大好,天下智者很多,但是能够为他所用的人不多。
李儒的身上有污点,他和董卓派系牵扯太深,而且还曾毒杀刘辩,如果离开李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容得下他。
只是这些智者不像寻常武夫,想要驱使他们,得要费上一番心思,聪明的人就是比较麻烦。
有了左膀,还差一条右臂,李耀知道去哪里找右臂。
贾诩!
董卓对牛辅是真好,不但给了一大半西凉军,而且还把贾诩给他,贾诩担任校尉,但实际的职务,却是掌机密文书,管粮草后勤。
因为李耀抢了贾诩的活,所以贾诩没有出头,平时十分低调,但是李耀,可不打算继续让他低调下去。
城外军营!
李耀专程赶了过来,吩咐一声,贾诩就主动来见他,进入营帐,立即恭恭敬敬行礼:
“贾诩拜见将军!”
看似毕恭毕敬,但他也在打量李耀,对他而言,李耀很不一般,不是董卓嫡系,却在董卓身死之后,摘取了最大的果实,这份手段可敬可畏。
李耀见到贾诩,立即快步走了上去,把他扶了起来,握住他的双手,就像老朋友再次见面:
“哈哈……先生不用多礼,我可久闻先生大名,还曾前往贾家求见先生,不过可惜先生已经去了洛阳,现在终于见面,可要好好聊聊!”
对李耀的热情,贾诩感到颇为不适,那种一上来就对你很好的人,十有八九就是看上你的什么东西,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因此才会对伱很好。
贾诩心中越发警惕,深吸口气,低眉顺眼,缓声说道:
“能被将军看重,下官深感荣幸,只是下官才疏学浅,徒有一些虚名而已。”
李耀听到这话,目光灼灼看着贾诩,仿佛能够将他看穿一般:
“谦虚了,谦虚了,先生可是大才,我会亲自过来,就是看中先生才学,我会上表天子,让先生为相国!”
贾诩心中咯噔一下,险些跪了下去,连忙摇头求饶:
“将军折煞我了,折煞我了……”
对李耀来说,他想招揽贾诩,但是贾诩未必就会答应,因此为了更好开窗,所以他就掀了房顶。
对贾诩来说,这个相国是谁都能当的?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万万不能答应。
李耀更进一步逼迫:
“先生何必看轻自己,我看先生才学出众,如何不能担任相国!”
贾诩哪敢答应,连忙说道:
“贾诩不过一庸人耳,即无功劳,又无资历,如何能够担任相国,还请将军放过下官,大恩大德,下官铭记在心。”
李耀眼中精光一闪,接着便是笑着说道:
“瞧先生这说的,不过我有一个疑惑,希望先生能够给我解开!”
贾诩再看李耀,眼中多少有些敬畏,苦笑一声,很无奈的说道:
“将军请讲……”
李耀松开贾诩的手,抬头挺胸,双眼放光,大声说道:
“我愿继承太师遗志,稳定关西,谋取关东,重新统一大汉江山,先生认为可否?”
贾诩看着李耀那认真的样子,心中一凛,原本想敷衍的心思淡了下去,认真思考之后,摇头说道:
“可以,但是千难万难,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关东群雄割据,人心沦丧,唯有刀耕剑犁,方可统一。”
李耀闻言大笑说道:
“先生看得明白,现在关东这个情况,即便解决袁绍,袁术,也还会有其他群雄出头,需要彻底扫荡一遍,但我依旧不惧他们……”
“我有天子,手握大义,只需强兵富民,逐一攻打过去,建立不世之功……”
“若我为尚书令,先生可愿担任尚书仆射!”
尚书令,地位不高,但是权力极大,现在朝廷都算一方割据势力,三公九卿也是大量丧失权力,尚书令更像是实际上的丞相。
董卓让王允担任尚书令,可见对王允的信任,但是王允并不值得信任,李耀吸取教训,打算自己担任尚书令,然后找个尚书仆射分担工作。
贾诩多聪明一个人,听完李耀的这番话,就能明白李耀务实而不务虚,能够沉得下心做事,比起关东那些名士就好了无数倍。
经历了李耀的吓唬之后,贾诩稍作思考之后,便是答应下来:
“下官愿意辅佐将军,重新统一大汉江山。”
至少做个尚书仆射,不用被架在火上烤,贾诩也是颇为无奈,他被李耀给拿捏了。
能够取代董卓,王允,果然不是什么善类,而且野心勃勃,志向远大,或许真有可能统一大汉江山。
先有了左膀,又有了右臂,现在李耀大喜过望,再次拉着贾诩说道:
“我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本来今天就该带着先生回去,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先生帮忙……”
“先生久在军中,应该也对军中情况有所了解,现在军队臃肿,混乱,各方大将随意扩军,我们号称十万大军,但是战兵有多少,辅兵有多少,我想改编军队,精简人员提升战力……”
当然,李耀也不至于现在就跟贾诩推心置腹,他只是把一线战兵体系作战,二线屯田兵体系屯田,大致构思说了出来。
但是即便如此,贾诩也对李耀刮目相看,只要此事成了,李耀就能拥有一支精锐战兵,还能拥有大量预备兵员。
能看到这一点,至少要比董卓要强,董卓纵容手下军队,随意扩军,肆意劫掠,可以强横一时,但不可以强横一世。
贾诩也对李耀越发看好,他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身处乱世之中,他只想要择一明主保全自身,千古功业转头空,找对明主很重要。
两人谈了很久,都对彼此非常满意,直到日头偏西,就在李耀回去之后。
便是开始筹备宴会,他要在宴会上摊牌,此事不能拖的太久。
确定封赏,改编军队,必须妥善进行处理。
最后写好请简,交给亲兵,说道:
“给将军们把请简送过去,两天之后举行宴会,都要过来参加。”
左右亲兵皆是应道:
“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