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荀攸
荀攸毫无疑问肯定是个大才,但是大才都是烈马,想要驯服极为不易。
李耀知道自己因为出身,向来都被士人所轻,如果想要收服荀攸,难免就要使些手段。
但是李耀并不认为,自己就比荀攸聪明,好在他们双方之间,本就不用公平较量。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找到对方弱点,然后痛击,这才是李耀的优势。
不久之后,荀攸在长安的住处,这并不是什么豪宅大院,只是一个普通小院,看着颇为寻常。
大量甲士围了上来,先把四周搜查一遍,然后就地站岗放哨。
直到这个时候,李耀才是真正出现,旋即派人上前敲了敲门。
咚!咚!咚!
大门打开,荀攸亲自出来迎接,见到李耀,以及他身边的甲士,没有惊讶,没有害怕,行礼说道:
“草民荀攸拜见将军。”
李耀闻言笑了一笑,看着荀攸上下打量几眼,此人面容颇为憨厚,看着不太机灵,但是谁能想到,就在投靠曹操以后,计谋百出,灵活多变,完全不像表面看着那么老实。
果然真正的聪明人,都很擅长隐藏自己,表面看着平平无奇,实际却是胸有沟壑。
这时李耀才是说道:
“先生倒是淡定,不怕我是来拿你的?”
荀攸听到这话,再度看了一眼四周,近处都是甲士,远处还有骑兵,心中不由暗自想到:
“这般阵仗过来拿我,我是何德何能,有此待遇……”
随后荀攸开口解释:
“若要拿我,只需派出两个狱吏,实在不用将军亲自带兵前来。”
这就是两人的差距,身份,地位,宛如云泥之别,如果善加利用,想要收服荀攸并非没有可能。
李耀点了点头说道:
“那我都过来了,先生还不请我进去坐坐!”
荀攸知道,眼下这个局面,自己肯定躲不过去,只能随机应变,于是侧身说道:
“将军请进。”
李耀大步走了进去,宛如回到自己家里,十分自然,毫不见外。
走到屋内,坐上主位,彻底占据主动,看向荀攸说道:
“我查阅了朝廷档案,认为先生是个大才,所以亲自前来征辟,我不计较你的过去,你别在乎我的出身,辅佐天子,重整河山!”
听到这话,荀攸下意识的推脱,抛开对汉室的忠诚,他是一个关东士人,对于李耀这个关西武人,确实存在一种偏见,或者说是一种刻板印象,毕竟前面一个董卓同样也是出身凉州,然后,他就死了。
荀攸很为难的说道:
“草民才疏学浅,只能作为小吏,难以承担大任,希望将军另请高明。”
这憨厚的模样,这诚恳的话语,如果不是李耀知道历史,可能真就被他混了过去。
但是李耀怎么可能放他离开,他是荀攸,哪怕不献一计,不出一策,自己也要将他留下。
因此李耀很直接的说道:
“我看好伱,哪怕只能作为小吏,我也认了,先生明天就来报到,观我言行,看我如何辅佐天子,重整河山……”
这个时候,李耀图穷匕见说道:
“即便只是作为小吏,先生也要认真做事,据我所知,你们荀家,有人投了袁绍,有人投了曹操,分开下注,这是世家生存之道,不过以后朝廷之中若是没有荀家大才,等我东出中原,扫平群贼,你们荀家从此就要沦为尘埃!”
荀攸闻言眼瞳一缩,李耀这话,直接揭开世家最无情的一面,如果到了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族中就会分出主家以及分家,主家在明,分家在暗,只要活到最后,就是新的主家,而且是唯一的主家。
别看有些姓氏变来变去,但是按照族谱追踪,都是一个祖先。
而李耀看荀攸不说话了,他也没有继续逼迫,聪明的人一点就透,与其将他说服,不如等他自己想通。
于是李耀站了起来,看着荀攸平静说道:
“先生可要好好想想,不过明天记得过来报到!”
说完之后,李耀很干脆就走了。
而在这时,荀攸转身,看向李耀背影,拱手大声说道:
“遵命!”
听到这话,李耀脚下顿了一顿,他的嘴角略微上扬,然后便是继续大步走了出去。
李耀知道,此事基本已经成了,只要能将荀攸留在自己身边,随着自己逐渐夺取天下,他便不会轻易离开,如果自己最终兵败身死,荀攸是去是留,是生是死都跟自己没关系了。
忠心,李耀并不需要手下的人对于自己完全忠心,这个东西太玄乎了,就像李傕,郭汜……李儒,贾诩……他们对于自己,又有几分忠心可言,只要能为自己所用就好。
离开荀攸住处,李耀回到自己府中,不断查阅档案,荀攸是个意外之喜,如果能有更多意外之喜,对于自己而言那可就太好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有亲兵走进来行礼说道:
“将军,有凉州的来信!”
李耀闻言又惊又喜,连忙起身,直接说道:
“把信给我!”
接过信件,这是一封帛书,相比纸张,以及竹简,帛书轻便不易破损,因此重要书信依旧写在帛上。
打开信件,看到上面颇为粗犷,但是很熟悉的笔迹,李耀便是知道,这是李文侯写给自己的。
李耀看完之后,长呼了一口气,现在他是哭笑不得,因为按这信件上说,阿父正跟塞外古羌部族作战,无法立即带兵过来关中相助。
旋即自言自语说道:
“让我遇到危险马上退回凉州,现在倒是没有危险,不过阿父不能过来,需要重新调整战略……”
“塞外古羌部族竟然联合入寇,在这两年时间里面,他们到底抢了多少人口,多少牲畜,逼得古羌部族如此不死不休……”
“不过已经打出塞外,都快打到河首去了,古羌部族并不算是什么威胁!”
当初李耀走的时候,留的方案就是掠夺塞外人口,弥补内部人口不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现在看来,自己阿父做的很好,如此老家就能更快,更好发展起来。
河首,陇西北部有个河首,不过塞外同样也有一个河首。
就像河西,汉代以前,河西就是左冯翊,汉代以后,河西就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主要还是一个地域认知问题,塞外河首,准确来说该叫河源,因为那是黄河源头。
现在还不到全面开战的时候,所以主角就在关中发展,李文侯就在老家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