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成都!
益州刺史成公英,已经收到了李耀送过来的书信,关中大旱,需要益州继续帮助。
对于此事,成公英立即着手准备,益州偏于西南,最近几年,除了李耀攻伐刘焉,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动乱,所以较为富庶。
而且李耀攻伐刘焉,真正打的硬仗都在蜀道,他们进入蜀中以后,各处城池都是接连投降,对百姓的伤害也是降到最低。
虽然上半年,才送出了六十万石粮草出蜀(十万石粮草都在途中损耗),但是秋收之后,可以再送六十万石粮草出蜀。
这还是在需要供应,胡珍所部,北宫离所部,张任所部蜀兵,高顺所部东州兵,以及一州官吏俸禄之后,可以再送六十万石粮草出蜀,再挤一挤还能送的更多。
其实,益州和平,向来没有什么动乱,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的军队,不过既然李耀安排过来,那么必然就有他的深意。
首先就把各郡各县,府库存粮清点完后,成公英又让人进行计算,估测,秋收之后,会有多少新粮入库……
一切心中有数之后,成公英也就给李耀回了封信,把益州的情况,以及能提供的粮草,全都说明清楚,就像一封非正式的工作总结。
与此同时,就在工作总结之后,还有着一封介绍信,巴郡那边的别部司马,甘宁,确实能干,只是大半年的时间,就把当地山贼水匪清理干净。
然后吵着闹着,请求巴郡太守黄华,帮他写信,把他的功劳,告诉长安的李耀。
黄华烦不胜烦,就把情况告到成公英这里,成公英也知道甘宁的事,毕竟是李耀钦点的别部司马。
对于甘宁,本来就是当地游侠,干的就是山贼水匪的活,杀富济贫,劫掠商贾,号称是锦帆贼,他本就是最大的山贼水匪。
现在让他剿灭山贼水匪,他的手段凌厉,剿抚并用,真就让巴郡再无山贼水匪为祸。
成公英个人也觉得,这是一个能人,于是就把他的情况,以及所做出的成绩,全都写了封介绍信,一并送出,寄给李耀。
就当李耀收到信时,已经是在半个月后,认真读完了两封信。
李耀长呼了一口气:
“可以送来五十万石粮草,在必要的时候,再送过来三十万石粮草,只是度过今年冬天,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等到明年,天上下雨最好,就算天不下雨,那就通过渠道引水,总之这地必须要能种出粮食,关中将近两百万的人口,可都还在等着吃饭……”
“一切就看今年冬天,有雪就有雨,瑞雪兆丰年,天气再怪,也不至于年年都是如此,冬天下得了雪,夏天下不了雨……”
“东汉末年,虽然天灾人祸不断,但终究是人定胜天,只要我不犯蠢,做好准备,战胜天灾并非没有可能……”
“至于夺走了太多百姓生命的瘟疫,好像要在几年之后才会集中爆发,还是各地那些诸侯,年年打仗,年年杀人,硬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制造出了遍及各地的瘟疫……”
“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能够赶上的话,能阻止就阻止,一场瘟疫死去的人,可比一场战争死去的人要多很多……”
说到这里,李耀又想到了第二封信所说,喃喃开口:
“甘宁,先随刘璋,再随刘表,最后才在孙权哪里得到重视,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员猛将,不过现在调来关中,又没什么大的战事,怕是需要埋没数年,才能真正大放异彩……”
“不过他这个锦帆贼,应该也能算是一个水战将领,我军中的北方骑兵,骑将极多,但会水的,还真不多……”
“巴蜀之地,位置偏僻,我要秘密练就一支水军,应该也不会被外界知晓,将来水陆并进,荆州,扬州绝无我之敌手……”
“不过,还是调他过来关中,让他自己做出选择,这才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这个时候,李耀立即写了回信,让粮草和甘宁一同过来长安。
当他让人把信送出,也就暂时将这件事抛之脑后,因为有着另一件事,把他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
袁绍,派使者过来了,不过他的目标明确,就是想要换回高干。
又是自己外甥,又有不错能力,袁绍自然不想高干遭到杀害,自从高干失去联系,袁绍便是派人找寻。
不过相隔着太行山,所以也是费了一些时间,才探听到了高干的下落,对于并州当地势力,现在袁绍已经记恨上了,但是外甥高干,该救还是要救。
对于高干,李耀自从回来之后,忙这忙那,就一直没顾得上他,但是袁绍作为潜在敌人,李耀怎么会放高干回去。
能让袁绍有所顾虑,有所忌惮,费些粮食把高干养起来,也是物超所值。
毕竟,能跟袁绍儿子袁熙,袁谭,袁尚享受同等待遇,执掌一州,可见高干多受重视。
有了李耀明确指示,贾诩心中就有底了,面对许攸很委宛的提出,愿用金银珍宝换回高干,他是笑着坚定表示,没有可能,绝对不行……
袁绍只是派出许攸作为使者,李耀也就没想要自己上,而是派出贾诩接待。
贾诩,许攸,两人也是互相认识,毕竟曾经都在朝廷做官,不过那个时候,贾诩出身武威,没人可以依靠,虽然有些名声,却是不得重用。
许攸出身南阳,所交往的都是年轻俊杰,袁绍,袁术,曹操,臧洪……这种,虽然没有当过大官,但是所参与的都是大事,比如就和王芬一起,试图废了灵帝刘宏。
不过这次,许攸为了完成任务,换回袁绍外甥高干,即便面对贾诩,也是低声下气,但是贾诩就不答应。
许攸心中大为愤怒,但是很快就想到了一条妙计,借助舆论,逼迫李耀进行放人。
他是作为使者来的,转而请求觐见天子,这个理由堂堂正正,毕竟李耀,也不能够不让外臣觐见天子。
皇宫,大殿,朝会之上!
许攸面对这个娃娃皇帝,虽然心中不屑一顾,但是在表面上,极为恭敬:
“外臣许攸,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汉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