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朕活着,大明就不会乱!
当轮到无心被问讯的时候,无心先是被带到了一个阴暗的小屋子里,接着就被束缚在椅子上,椅子的对面有一张桌子,桌子后面坐着五个人,其中一人身着飞鱼服,一人做警衣卫打扮,另外两人身着七品官服,最后一人则是小吏打扮,手边堆放着笔墨纸砚。
这么大的阵仗,让无心的心都直接沉到了谷底。
两个七品官,差不多就相当于两个知县,而大明一共才有多少个县?
说白了,七品芝麻官虽然是调侃知县的官小权微,但是对于官场之外来说,七品官已经是大部分人穷极一生都可望而不可及的高位了。
当然,有两个七品官审案倒还好一些,可是坐在最中间的那个锦衣卫,却根本不是无心最开始以为的军余,而是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校尉!
首先,飞鱼服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的,锦衣卫的军余是没有资格穿飞鱼服的,只有正式在编的锦衣卫校尉才有资格穿。
其次,就算是锦衣卫校尉,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穿飞鱼服,只有奉了天子诏令的情况下才能穿,而一旦穿上了飞鱼服,就意味着见官大半级,哪怕是曾诚这个大明首辅也不例外。
出动了这么大的阵仗……
无心不安的扭了扭身子,而他的动作却直接落在了对面的锦衣卫、警衣卫和那两个七品官的眼里。
为首的锦衣卫咳了咳嗓子,问道:“无心?挂单弘佛寺的倭国佛子?”
无心当即就顿首应道:“是的,我在钱聋四十年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弘佛寺,那时候我才九岁,如今算起来,我来到中原上国已经二十年了。”
锦衣卫校尉笑着点了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那你来中原的时间也不短了,现在光听口音的话,甚至都听不出来你是倭国人。”
这让无心有些懵。
来了中原二十多年,尤其是最近十年,无心可没少听说过锦衣卫的传说。
在无心的印象里面,这些锦衣卫有可能一上来就对自己用刑,什么笞杖、枷锁、手杻、脚镣、夹棍、拶指、压膝、问板,这些乱七八糟的酷刑可能都会来上一遍。
无心并不怕这些酷刑,甚至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个锦衣卫校尉一上来并没有动用酷刑,反而像聊天一样聊起了家常。
不过,无心倒也乐得跟他这样儿闲聊,反正闲聊总好过被用刑。
只是聊着聊着,锦衣卫校尉忽然说了一句:“那些小孩子可都处理干净了?”
无心顺口答道:“那是当然,师……”
回过神来后,无心赶忙改口说道:“什么小孩子?”
只是刚刚还十分和善的锦衣卫校尉却像变了一个人,满脸狞笑的从桌子上拎起一把锤子,走到无心跟前后抓起无心的左手,按在桌子上之后就一锤子砸了下去:“说吧,怎么处理的,都处理到哪儿了,之前是怎么拐带的这些孩童,都有谁跟你是同伙?”
这个锦衣卫校尉根本就没在乎砸的是无心的手还是手指——反正都得慢慢砸碎,先砸哪个倒也无所谓,这么大一个人,还有的是地方能砸。
接连两锤子下去,这个锦衣卫校尉见无心只是一个劲儿的惨嚎,却丝毫没有招供的意思,便扭头对那两个七品官和警衣卫说道:“接下来,可能有点儿血腥,你们要是受不了,就先捂住耳朵,转过身去。”
警衣卫神色如常,笑着说道:“话说,我也是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什么惨烈的场面没见过,你继续。”
那两个七品官当中一人也跟着笑道:“我们俩虽然没上过战场,可是在书上也没见看过这种场面,如今能亲眼见到,也算是开开眼界,万不可错过。”
锦衣卫校尉见这四个人都没有害怕的意思,便呵呵笑了一声,对着门外吩咐道:“来人!把刑具都准备准备,今天咱们让警衣卫和大理寺、刑部的同僚们长长见识!”
说完之后,锦衣卫校尉就直接放下了手里的锤子。
既然要让同僚们长长见识,那可就不能再用锤子这种东西了,因为锤子这玩意只能用来砸人,没技术含量!
等了大半个时辰之后,一群锦衣卫军余就带着乱七八糟的刑具来到了屋子里面。
锦衣卫校卫先是随手抄起火盆里烧红的烙铁,直接捅在了无心的身上,皮肉烧焦的味道伴随着无心的惨叫声布满了整个屋子,而锦衣卫校尉却是等无心昏过去之后才笑着说道:“这个叫打烙印,也算是个下马威。”
说完之后,锦衣卫校尉又示意旁边的军余用冷水泼醒无心,随后又开始展示其他各自乱七八糟的刑具的用法。
“这个叫洗刷,浇一层开水,洒一层盐,刷一层皮肉。”
“这个叫夹棍,若是奔着要命去,就慢慢夹,能把人疼的死去活来,要是奔着弄残了去,就一次把力气用足,两只脚基本上就废了。”
“不过脚废了也没关系,反正还能感觉到疼,所以这时候就会给他上红绣鞋。”
“这个叫加官儿,一层纸一层纸这么的往脸上糊,一层一浇水,保证能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咬舌自尽的都是傻子,因为死不了,你们看他,这不还活着呢?”
“这个叫做修指甲,要先把钢签插入指甲,然后再一点点儿把指甲翘下来。”
“用鞭子那是最低级的玩法,我们锦衣卫里面基本上就没用过。”
“还有浇铁汁,双风灌耳等等乱七八糟的玩法,这里条件不太好,就不给你们一一展示了。”
“当然,你们可以放心,这些酷刑会的人并不多,而且也不允许用在大明百姓的身上,哪怕是犯了死罪的也不会用,多半都是用在蛮子的密探身上。”
“就像……这个无心。”
锦衣卫校尉一边展示一边说,无心也被折腾的死去活来却偏偏死不了,刚刚还神色如常的警衣卫和那两个七品官,现在也都变得面无血色。
而锦衣卫校尉却丝毫不以为意:“你们也别觉得残忍,实际上,我们的人一旦落到蛮子的手里,遭受到的刑罚并不会比这轻多少。”
警衣卫道:“那怎么办?你们能扛的住?”
锦衣卫校尉摇了摇头,说道:“有人能扛的住,有人扛不住,扛的住的多半会死在蛮子的手里,扛不住变节苟活的会被我们清理门户,所以,我们身上都有最后一道手段,保证我们不会活着落在蛮子手里。”
又继续跟警衣卫聊了几句之后,锦衣卫校尉才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笑着对无心问道:“招?还是不招?”
无心这时候连惨叫的力气都没有了,也就更不可能说话,闻言也只是从鼻子里挤出来一点儿冷哼声,以示自己绝对不会招供。
锦衣卫校尉也不以为意,只是笑着让人给无心拿来了一些福寿膏,接着又给无心灌下去一些鸡汤,然后继续用刑。
事实证明,无智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无心的自信也确实有点儿多余。
在号称能够让死人开口招供的锦衣卫手心,无心很快就把该交待的和不该交待的全都给交待了。
“我是从书里看来的这种法子,说是每年用特定的法子折割七七四十九个童子,连续七七四十九年,就能让人长生不死。”
“这两年的时间里,整个弘佛寺都被我拖下了水,所以弘佛寺的僧人并不贪花好色,也不贪钱好酒,一门心思的就只是想办法长生不老。”
“这么一来,弘佛寺的香火反而更旺,我们在外化缘行走也更方便一些。”
“只是这一次,我们也没想到会栽到你们手里。”
最后的审问结果确实不出朱劲松所料。
这些被他们带走的孩子,确实没有出了凤阳府,但是这些孩童也确实都被他们折割了。
而且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的也并不仅仅只是无心、无智还有他们的师父,同样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僧、道、尼、儒。
最后攀扯出来的名单,甚至遍布了大明二十四个布政使司、一百多府、七百多个县,顺着这条线捋下去,最后的人数竟然足足有两千多人!
而问题的关键也就出在这两千多人身上了——这两千多人当中,有一千五百多人都是江南各布政使司的,剩下五百多才是北边几个布政使司的。
如果按照《大明律·刑律·采生折割》当中的规定来处置,最后起码得有上万人被牵扯进来。
这几乎都能跟大明刚刚立国之初,因为打击劣绅而牵连上万人的大案差不多了。
曾诚这个大明首辅也从京城赶到了凤阳,希望朱劲松能够法外施恩:“陛下,此案主犯不过两千来人,若真要依《大明律》严加处置,主犯从犯起码得有上万,这案子就实在太大了啊!”
“更何况,陛下此番下江南,原本是要安江南百姓之心,可是掀起这么大的一场大案,臣怕……”
曾诚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真要搞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江南不生动乱都算好的了,你朱皇帝还想收江南百姓的心?
但是朱劲松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要说搁在秦汉以后,大清以前,朝廷的触角一般只能到县一级,乡间地头就是朝廷的治政盲区,这种牵扯上万人的大案确实容易被传跑偏,若是有心人再带一带节奏,也确实能让百姓和朝廷之间离心离德。
但是朱劲松为什么要担心这个?
大明的治政结构,是从朝廷到布政使司到州府到县再到乡乃至于村,如果有必要的话,朝廷随时可以越过中间任何一级,直接对某个村子的农会下达指令。
如此严密的结构,谁能带节奏?
就算有人能带节奏,可是《大明报纸》呢?
朱劲松自从登基之后就一直在推的扫盲识字,可也不是白推动的!
所以,朱劲松直接拒绝了曾诚的提议:“大明律是如何规定的,就如何处置。”
“如果朕因为他们人数太多而法外施恩,那么你来告诉朕,那些因为他们而失去孩童的家庭又得有多少人?谁来给他们法外施恩?”
“江南,朕肯定要去。”
“只要朕还活着,这大明就乱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