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你丫自己焚着玩吧!
身为奥斯曼的大维齐尔,苏莱曼也算是见过世面的,用中堂堂口某地方的方言来说就是见过大蛇拉屎。
但是从离开托普卡帕宫殿到大明租界这段路上的见闻,再到真正踏入租界之后的所见所闻,却在不停的摧残着苏莱曼的自信。
租界之外,大量的奥斯曼贵族、大臣以及平民都在想办法逃出伊斯坦布尔城,某些自觉活不下去也逃不出去的奥斯曼干脆抱着死前疯狂一把的想法开始了烧杀掳掠,就连伊斯坦布尔城的城防军也已经呈现出混乱的苗头。
反观明国在奥斯曼的租界,租界外围已经架起了沙袋和拒马,大量的明国青壮却是三五成群的不停巡逻,这些青壮手中端着击发枪,胸前挂着手榴弹腰间还悬着刀,身上披着甲胄,装备甚至比奥斯曼禁卫军还要精良。
当苏莱曼真正踏入盘界的地盘之后,入眼处更是一片歌舞升平,那些明国人的店铺该怎么做生意的还是怎么做生意,大量的法兰西商人也穿梭其中,似乎没人在乎明国跟奥斯曼已经在事实上开片?
然而,真正让苏莱曼感到绝望的还是明国驻奥斯曼大使馆门前站立的那些守卫。
刚刚在外围巡逻的那些青壮们所装备的军械就已经比奥斯曼禁卫军还要精良,可眼前这些明国士兵的装备却根本不能用更加精良来形容,而是根本看不懂!
外围青壮们携带的手榴弹是跟奥斯曼禁卫军同款的木柄铁壳手榴弹,都是用布袋悬挂在胸前,而眼前这些明国士兵的身上却根本没有装手榴弹的布袋,一颗颗看上去跟香瓜差不多的铁疙瘩就直接挂上身上。
外围青壮们携带的是击发枪,因为要携带大量子弹的原因,所以这些青壮们的身上还有着装子弹的布袋,而眼前这些明国士兵的身上却没有类似的布袋,而且连手中的火枪也跟那些青壮们所持的火枪大不相同。
更让苏莱曼想不通的是,外围的那些青壮好歹还穿着盔甲,可是眼前这些明国士兵除了脑袋顶上还戴着圆圆厚厚的帽子,身上却丝毫没有盔甲的影子,反而都穿着以沙漠色为主,再辅以各种色块的衣服,腰间没有悬挂腰刀,脚下穿的也更像是靴子而不是鞋子,手上还戴着厚厚的手套?
总之,这些守卫跟苏莱曼印象中的军队完全不同。
如果单纯的从表面上的装备来看,苏莱曼觉得这些守卫肯定不如外围巡逻的那些青壮,甚至都比不上奥斯曼禁卫军。
可是从穆卡拉港传回的消息来判断……
苏莱曼心中刚刚生起的一丝轻视又迅速消散,老老实实的让人送上了拜贴,并且在见到徐鸿的第一时间就按照之前跟穆斯塔法帕夏商量好的那一套开始哭诉:“您久在伊斯坦布尔,想必是知道那些禁卫军的,他们向来胆大包天,根本就不把素丹和哈里发当回事儿。”
“您也应该知道,我们奥斯曼素丹乃至于整个奥斯曼朝堂都是极为尊敬明国大皇帝的,就连我们的先贤也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这次的所有误会,全都是因为那些禁卫军而起,连我们的哈里发,奥斯曼素丹已经因此而身亡,哈里发世系也因此而绝嗣。”
“我们可以接受明国大皇帝的一切处罚,同时,我们希望明国大皇帝可以为奥斯曼挑选一位新的素丹、哈里发,只求明国大皇帝可以原谅奥斯曼。”
“如果明国大皇帝还不能消消气,那就让他惩罚我们奥斯曼朝堂上的人吧,求他能够放过奥斯曼的平民,可以吗?”
“为此,我们愿意派人护送明国在租界内的所有人离开伊斯坦布尔,前往穆卡拉跟明国大皇帝和明国军队汇合,以表明我们奥斯曼的态度。”
压力一下子就转移到徐鸿的身上了。
答应苏莱曼的请求,就意味着这些大明商人得离开伊斯坦布尔,在奥斯曼军队的护送下前往穆卡拉港,而奥斯曼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多半会派人去求见朱皇帝并且讨饶乞降。
如果不答应苏莱曼的请求……尽管苏莱曼没有直说,但是徐鸿的心里很清楚,不答应就意味着奥斯曼很有可能跟伊斯坦布尔城中的所有租界来个鱼死网破。
更有甚者,奥斯曼还很有可能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到大明的身上——瞧啊,正是因为大明太过于咄咄逼人,所以我们才不得不跟明国鱼死网破,你们全都是受了明国人的牵连,反正我们奥斯曼是完蛋了,你们有仇请找明国人去报!
一时之间,徐鸿反而有种进退维谷的感觉。
真开片,徐鸿不怕,租界里的这些明国商人也同样不怕。
哪怕是奥斯曼现在就能拉着英格兰、沙鹅、哈布斯堡家族和傻贼等一众国家下场,组团来跟大明开片,大明也不见得会怕了他们。
关键是到底开不开片,这事儿可不是由徐鸿一个大使说了就能算的——向大明皇帝所在舰队发射炮弹这事儿是奥斯曼禁卫军惹出来的没错,但是大明会怎么应对这件事情?
虽说彻底灭了奥斯曼是应有之意,放过奥斯曼才不正常,可是徐鸿也知道苏莱曼说的大部分都是事实,包括奥斯曼禁卫军不把素丹当回事儿,动不动就搞叛乱,包括奥斯曼现在根本就没有想跟大明开片的想法,这些都是事实。
如果放过奥斯曼,这事儿倒也说的过去。
尤其是苏莱曼已经明确表态,希望由大明皇帝来决定奥斯曼的素丹、哈里发人选。
其中几分真情几分假意不太好说,但是这姿态无疑是做足了的。
心里越想就越纠结,再一看已经定下心来慢慢喝茶的苏莱曼,徐鸿更是恨的牙根痒痒。
而跟徐鸿比起来,苏莱曼现在可就淡定的很了。
伊斯坦布尔城发生动荡算得了什么,区区一些学生闹事又算得了什么,只要能够把压力转移到明国人的身上,给奥斯曼争取到一线生机……
苏莱曼眼中精光一闪,又接着哭诉道:“徐大使有所不知,自从禁卫军冒犯了大明皇帝之后,伊斯坦布尔城中便已经有动荡不安的苗头,许多平民生怕明国大皇帝怪罪,都在拖家带口的逃窜,更有许多学生走上街头,历数禁卫军之罪状,要求穆斯塔法帕夏严征那些冒犯明国大皇帝的禁卫军。”
“只是……”苏莱曼略显迟疑的说道:“禁卫军究竟该如何处置,本官以为该由明国大皇帝一言而决之,此时倒不宜由我奥斯曼朝堂来决定,不知徐大使以为如何?”
徐鸿的心里变得更加不爽。
还本使以为如何?
这踏马是本使能以为的?
再者说了,从伊斯坦布尔城里往外逃的那些人据说都是你们奥斯曼贵族和大臣的亲眷,可没几个是平民百姓吧?
想了想,徐鸿干脆端起茶杯,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这样儿吧,大维齐尔不妨再耐心等待一些时间,本使先遣人往穆卡拉港一行,如何?”
苏莱曼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来:“伊斯坦布尔距离穆卡拉港虽没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却也算不得近,等大使先生派遣的信使到了穆卡拉港再返回,只怕乱起来的就不仅仅只是伊斯坦布尔,连整个奥斯曼都要有倾覆之祸。”
诉完了苦,苏莱曼又开始大打感情牌:“大使先生有所不知,我们奥斯曼自从加入小破锅之后便一直唯大明马首是瞻,整个伊斯坦布尔城中的贵族大臣也无不以学习大明文字、官话为荣,奥斯曼百姓望明国大皇帝陛下更是如婴儿之望父母,如今因为禁卫军叛逆而惹得明国大皇帝陛下震怒,奥斯曼百姓又何其可怜?还望徐大使能够明察!”
瞧着满脸真诚之色的苏莱曼,徐鸿却只是笑着点头应和,根本没有答应苏莱曼的意思。
身为大明皇家学院纵横系毕业的学生,徐鸿对纵横系教材上的两句话记得特别清楚。
第一句是战场上无法得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
第二句话就是当其他人说特别喜欢大明、特别崇拜大明的时候,他们一定是想从大明得到什么好处。
现在的情况恰好就对应了教材上的那两句话——苏莱曼正是因为无法在战场上赢得和平,所以才会试图在谈判桌上获得和平,而他想要获得和平的方式,也恰好说几句“特别喜欢大明、特别崇拜大明”这种屁话。
是的,苏莱曼所谓“特别喜欢大明、特别崇拜大明”的言论,在徐鸿看来根本就是屁话。
毕竟连大明百姓都不见得人人都特别喜欢大明,怎么你们这些蛮子就能特别喜欢大明?
纯踏马的扯淡!
再一想到苏莱曼凭空扔过来一口大锅,将自己架在火上烤的行为,徐鸿的心里顿时更加不舒服,不禁冷哼一声道:“奥斯曼百姓何其可怜?然则禁卫军又是从何而来?如果奥斯曼百姓都不支持禁卫军,禁卫军又是如何掌权的?”
听到徐鸿这般说法,苏莱曼却是差点儿喷出一口老血——你丫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奥斯曼百姓选择了禁卫军,那本维齐尔是不是可以说是你们中原堂口的百姓选择了大清?
当然,这种屁话,苏莱曼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
暗自斟酌一番后,苏莱曼才接着说道:“时间不等人啊徐大使,我理解您的难处,也请您为奥斯曼千千万万无辜百姓考虑一二,可好?倘若整个伊斯坦布尔乃至于整个奥斯曼都乱起来,最后不也会损伤大明的利益?”
眼看着徐鸿依旧不为所动,苏莱曼干脆一咬牙,低声道:“徐大使有所不知,禁卫军如今还颇有一些个余孽,已经策划了好几次针对大明的行动,光是穆斯塔法帕夏那边就已经截获并且阻止了许多次禁卫军余孽针对油田的行动。”
徐鸿脸色一沉,斜瞥着苏莱曼道:“怎么,拿油田来唬我?”
舒莱曼的脸色也渐渐沉了下来:“不敢,我只不过是奥斯曼的大维齐尔,又哪里敢吓唬您堂堂的大明使节?不过,我尊敬大明和大明皇帝陛下,那些禁卫军余孽却未必尊敬大明和大明皇帝陛下,如果真被他们毁了油田,却不知徐大使又该如何向明国大皇帝陛下交待?或者说,徐大使难道就不担心他们裹挟了奥斯曼千千万万平民,跟大明来一个玉石俱焚?”
听到苏莱曼这般说法后,徐鸿却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玉石俱焚?本使不得不承认,大维齐尔阁下的学问确实不错,居然都知道玉石俱焚这个成语。”
只是笑着笑着,还不等苏莱曼脸上露出高兴之色,徐鸿却又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本使倒也想看看你们奥斯曼有什么资格跟大明谈条件!”
要是苏莱曼没说什么玉石俱焚之类的屁话,徐鸿多少还有些左右为难的意思,毕竟开片或者不开片都不是徐鸿一个大使能说了算的,哪怕所有在伊斯坦布尔的大明商人都时刻准备着开片而且支持大明跟奥斯曼开片也不行。
在没有得到朱皇帝的明确命令之前,徐鸿也只能压制那些大明商人,避免他们像班加西一样胡来。
但是,万万没想到啊,苏莱曼这个沙雕居然说出了玉石俱焚这种屁话!
这下子好了,徐鸿不需要再担心怎么压制那些大明商人,那些大明商人也不用担心捞不到军功了——跟大明玉石俱焚,你丫也配?
徐鸿笑眯眯的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水之后又笑眯眯的对苏莱曼说道:“大维齐尔阁下,请吧?”
苏莱曼脸上神色一滞,沉声道:“徐大使可想好了?”
徐鸿笑着点了点头,正打算说些什么,大门外却走进来一个锦衣卫百户,随手将一张纸条递给了徐鸿:“徐大使穆卡拉港已经被攻下,奥斯曼残余军队被尽数歼灭,陛下要求我们保护好伊斯坦布尔城中的大明百姓,静待大军前来护送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