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跌落的药瓶(上
跌落在地上的东西放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并不算是很常见,但若是在遥远的21世纪后世则是家家都有,这是一只通体呈乳白色的小药瓶,大小约莫只有女士的小瓶香水那么大点。
“药?怎么会有药呢?没听说政委同志生病了啊”
马拉申科有些疑惑不解,和彼得罗夫政委几乎无话不谈的马拉申科,并不知道这瓶药是怎么来的,倘若这瓶药真的是属于政委同志的话。
带着心中的疑问与好奇,马拉申科下意识地晃了晃手里的小瓶子,药片碰撞瓶壁的叮当作响声立刻从瓶子里传来,瓶子里装着的药片显然还有不少。
“还剩这么多长期吃药吗?这玩意儿到底是治啥病的?”
带着一丝疑问与好奇,已经落座在椅子上的马拉申科继续转动着手里的小药瓶,试图在其上找到类似标签之类的东西解答自己的疑惑。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拉申科把药瓶比划在手里这么一转,果不其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地方。
“.英文?美国药?这东西难不成是”
即便是放眼整个斯大林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马拉申科所能够想到的、有能力弄到并开出印着英文字符美国药来的人,也就只有卡拉切夫一人才能够办到。
战争年代的药品珍贵稀缺程度不必多说,说其是等价黄金都不足为过。
尤其是在美国自身也已经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当下,其国内对于药品管控、优先供应军队的力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关于这一点上马拉申科是再清楚不过的。
回到祖国的卡拉切夫早先带回来了很多苏联没有、只有在美国才能有机会弄到的药品,这些稀缺的药物大部分不是用来治疗普通疾病的,是专门对付一些棘手、罕见病症,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可以救人一命的药品。
卡拉切夫很早就凭借自己所学知识搞清楚了一个事实:自己的能力有限,救不了战场上所有的人,带那些需求量大、消耗很快的药品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即便是把自己的手提箱塞满估计也只能扛住一场大仗的需求。
与其这样,倒不如带那些非普通医用的珍贵药品。
寻常时候虽然用上的机会少,但关键时刻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拯救重要而关键的人,这是卡拉切夫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导师于他临行之际给他的建议。
救一个重要的人,远远要比救一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平凡的普通人来得更有意义。
虽然以一名医者的身份理应对自己所有的患者一视同仁,但现实衍生出的真相却令这样的看似完美选择无法做到,必须做出贴合时宜的正确选择。
卡拉切夫的导师曾在和他同样年轻的时候加入美军,作为一名军医投身一战战场。见识过无数残忍血腥之后回到祖国,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致力于研究和战争有关的肉体创伤以及后遗症,是霍普金斯大学里有名的外科专家,也是卡拉切夫发自真心所敬佩的恩师。
“你的祖国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浩劫,作为你的导师,我支持你回去的想法、赞同你这么去做。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总要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等到你像我这样年纪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后悔。”
“你是我所带过的学生里最优秀的那一批其中之一,如果你留在美国,走出校门之后你可以立刻成立自己的私人诊所,也许未来会成长为一家大医院,又或者你选择在学校继续深造成为我的同僚。”
“我这么说并不是想要挽留你,卡拉切夫。我只是希望你明白一个道理,战场上你所面临的情况远非和平的大城市所能比拟,更不是宁静宜人的向下村落。”
“你会面临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死法,亲手处理比你在学校试验台上遇到过的、还要可怕上百倍的骇人伤口。不要因为个人情感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军队是一个令行禁止的地方,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也许你会遇到被迫抛弃某一个人、转而去救在军事角度上有更重要意义之人的情况,就和我当年遇到的事情一样,这种时候你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情感而意气用事。”
“放下心来尽力去救那个意义更重要的人吧,他的性命可能关乎到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甚至牵动着一场战争的成败。历史上因为一个人的死活而左右战争胜负的情况并不少见,以你的聪明才智,我相信能够理解我的话并很好地贯彻,我这么说对吗?卡拉切夫。”
似懂非懂是这时候的卡拉切夫最真实的心态,但对自己的导师始终深信不疑的卡拉切夫终归还是悄然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如此照做下去。
卡拉切夫带回到苏联的那些药,其中有很多即便是在美国的医药市场上都很难搞到。有些甚至还是实验室里的低产量试用药,属于价格昂贵、或者说有钱都难以弄到的类型。
能弄到这满满一手提箱的药,全靠导师的帮助和身为同学的卡拉切夫恋人帮忙。那姑娘的老爸专营着一家制药工厂,这无疑是很强力的后门。
卡拉切夫答应那姑娘等战争结束、把法希斯从自己的祖国土地上赶出去,他一定会回美国与她结婚,兴许还会带她回到那片令自己魂牵梦绕多年的祖国故土去看看,只要条件允许就一定会这么做。
以上这些,都是马拉申科在同卡拉切夫聊天时,从明显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知音的卡拉切夫嘴里亲口听来的。这个刚刚走出校园大门就远涉重洋,回到祖国直接奔赴沙场的年轻人,对于旅长同志马拉申科可是毫无保留。
而此刻,双眼正盯着小药瓶上写满英文标签的马拉申科眉头紧皱。
换做别人可能看不懂这美国佬的洋码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但马拉申科却不一样,后世的英语早已是校园里的必修课程之一,碰巧马拉申科身为前世时还英语成绩不错,看懂这药瓶标签上写的东西并不算费力。
“吗啡.为什么会是吗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