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作妖的意大利
日俄战争的爆发,对于世界也是一件大事,这让各国的目光又一次转向了远东。
对于日俄两国爆发的战争,各国更是态度不一,其中英美站在日本一侧,而德法则站在俄国一侧,至于其他国家,更多带着看热闹的心情。
不过有一个国家却没有看热闹的心情,因为他们正在被人逼着表态,要求其严格执行中立政策。
“卡洛陛下,俄国侵犯了各国一致通过的保证清国领土完整的条约,而且贵国在清国利益不菲,所以我国认为,这场日俄两国的战争,贵我两国应该态度一致,执行中立政策,而不是为这场战争增加变数。”
在王宫内,新任英国大使菲尔·科尔森,正在苦口婆心的劝告着眼前这位意大利君主。这位接任曼迪森的新任驻罗马英国大使,当然知道意大利人的难缠程度,不过职责所在必须执行伦敦的命令,保证日本不遭到来自欧洲的干扰。这不仅的大英帝国的要求,更是日本政府强烈的要求。
要说日本在爆发与俄国战争之后,最担心的就是来自意大利的掺合。虽然之前意大利也借了两亿里拉款子给他们,但是意大利前科太多,中立对意大利而言根本就不存在,哪都要掺合一脚。
日本政府之前吃了大亏,怎么可能忘记这一点。所以在宣战之前,就对自己幕后老板大英帝国提出了这个要求,稳住意大利不让其掺合进来。
面对日本政府的这个要求,英国当然也是愿意看到的,毕竟这些年意大利到处掺合,让人不得不防。
可惜意大利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表示中立,反而是在这个紧张的时刻,突然放出一条消息,意大利海军打算淘汰一批不符合自己需求的战舰。
好你个意大利,这时候放出这个消息,存心的吧。
而且光是这个消息还不够,意大利海军一不小心还说漏了嘴。这批不符合要求的战舰包括三艘热那亚级战列舰,三艘加里波第级装巡在内十五艘不符合需求的战舰,总吨位高达12万吨。
这意大利人是将大家当成傻子吧,这是淘汰战舰么,完全是在淘汰一整支主力作战军舰,而且还是意大利主力舰队。看看意大利都打算淘汰的啥军舰,除了以上六艘大型主力舰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是吨位在三四千吨的巡洋舰。
例如曾经在甲午战争中表现出色,也是意大利跑的最快的鹰级侦查巡洋舰。以及三千六百吨的萨沃阿级防护巡洋舰等一批意大利九十年代生产的战舰。这些战舰性能都还不错,哪怕现在依然算一线战舰。
如此大规模的淘汰战舰,意大利干脆直接在脑门上贴上我要搞事的便条算了。你说意大利是不是坏,淘汰一两艘战舰大家还能装作看不到,毕竟这不能影响大局,但是这样一整支舰队,完全可以左右日俄战争中海战的结果。毕竟这些战舰当中,主力万吨以上战舰大多都是才服役一至
两年,例如加里波第级三号舰弗朗西科斯号,服役还不到三个月,估计连油漆味都还没有散去。
如此崭新的战舰,谁要能得到,肯定会直接导致自己海军处于优势中。
当然其价格肯定不会便宜,要是意大利卖个正常价格的倍,都算是其有良心了。
当然现在意大利只是放出消息,其他什么都还没有说,你看英国人就急不可耐的赶来大谈两国友谊了。
而面对科尔森大使所谓友谊之类的话,卡洛又怎么会当真呢。虽说意大利在清国也有非常大的利益,但是东北地区意大利又没怎么掺和,有必要给我谈这些。
“科尔森大使,我也相信贵使所说两国的友谊,但是海军退役战舰也是早已经决定了的事。这需要阁下说服我国的海军,而不是来找我。”
卡洛这推托的话,科尔森一个字都不信。意大利海军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居然都敢不听政府和国王的话。
但是哪怕是不信,他也必须将对方这话圆回来,尤其是在有求于人的时候,这就是外交,这就是政治。
“感谢陛下的告知,我会接下来找贵国海军部商谈的,那就不打扰陛下了,告辞。”
科尔森急匆匆的离开了王宫,在他正准备登上自己马车的时候,只见一辆带着外交徽章的马车出现在他眼前。
他定眼一看,下车的是俄国大使托卡耶夫以及法国大使斯克莱亚。
一见到这两位大使一起同来,科尔森基本猜测到对方的来意,那还用说么,肯定也是为了意大利放出了消息而来。
此时他不打算先走了,反而向两位走去。
“两位大使阁下,这么有闲心来拜会意大利国王啊?”
“科尔森阁下,你不也是很闲么?”
“听过贵国在远东不顺利,有什么难处可以说出来我帮你想想办法。”
“不用了,谢谢。”
简短几句话,撩拨了一下俄国人之后,科尔森登上自己马车离开了。
“这个英国佬,他以为自己是谁。”
等科尔森离开后,俄国大使托卡耶夫向一旁的斯克莱亚大使抱怨着。
面对托卡耶夫的抱怨,斯克莱亚也只能笑笑作罢。当然他也知道俄国大使将自己拉来的目的,这是为了意大利的舰队而来。
当意大利放出口风之后,他就知道会这样。果然没多久他就接到了巴黎的训示,要求他配合俄国人。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俄国人做通了巴黎的工作,为了保住这个至关重要的盟友,巴黎只能在购舰上慷慨解囊。这叫什么事啊,意大利人卖舰,俄国人想买舰,结果要他们法国来买单。
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能这样了,北极熊的性子就是这样,有求于人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在俄法大使进入王宫的时候,刚刚离开的科尔森对车夫道。“去日本大使馆,我要去找大泽哲平大使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