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仁川登陆(五)
一个月后
仁川城
王家第二批移民船队抵达仁川。
大概五百人,大部分为青壮年,也有少量女性。
同时,王家继续增派二十个亲兵支援仁川城。
仁川城的木寨已经建好,木寨外是三条壕沟以及三层拒马,还有一道一丈高的临时矮墙。
矮墙内有瞭望塔四座,用来居住的简陋木屋六十座,已经暂时解决了王家人、亲兵、工匠、治安兵、妓女的居住问题。
除了王家人,其余人都是一个简陋木屋住好几个人,甚至有住十个人的木屋。
木屋内工匠们临时制作的木床,木床上盖着临时制作的草被(粗布里面塞满茅草,一种非常简陋的被子),吃饭则是在营地里露天就餐,吃饭的地方临时搭建了遮雨棚。
开荒者则依旧住在帐篷里,但现在正在建造更多简陋木屋给开荒者们居住。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暂时的,等以后城池建造好了,自然会把简陋木屋拆了,改造成更好的砖房。
第二批移民纷纷下船,然后被仁川丞安排了各种任务,主要是围绕建造木屋。
开荒者们从船上搬运物资,有食盐、粟米、麦粉、酸梨、橘子、紫奈(苹果)、橄榄、无花果、葡萄酒、米酒、腌菜、腌鱼肉。
橄榄和无花果是王巧从罗马带回来的种子。
为了让王家独有这些异域的特产,作为王家的特产以后可以卖出高价,免得中原人人都有就卖不出高价,因此这些种子被直接带回辽东王家,并没有上交给皇帝。
橄榄现在种植于辽东丘陵,只种植少量观察种植情况,同时还有王家奴仆日日夜夜盯着橄榄种植园,防止被百姓偷走种子。
王鸿隐真正的想法是,在三韩或者倭岛这样远离中原的地方种植这些特产,这样王家才能始终保持特产优势,人无我有才显得珍贵。
只是现在还没征服这些区域,所以才在辽东丘陵少量种植一些,产出更多种子,免得种子不够用。
至于无花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辽东勉强还算湿润,但绝对不算温暖,因此并不适合无花果生长,许多无花果都被王家种死了。
因此,王家后来又在温度更高一些的瀛洲岛种植了一些无花果,可算是勉强存活下来,就是产量太低,目前王家人自己吃都不够,暂时不对外出售。
葡萄酒酿造则也是王巧从罗马带回来的。
三韩西侧多平原,可以种植粟米,东侧多丘陵,可以种植紫奈(苹果)。
而且三韩地区还有一些猛菟(老虎),这种拥有强大武德的野兽,深受王家人喜爱。
之前王家去劫掠马韩人当奴隶时,顺便抓了两只猛菟,这两只猛菟又生了一只小猛菟,而且还是白色小猛菟(白色小老虎)。
这只白虎,也成了王政君的宠物,被王政君带进了长安太子宫一起生活。
所有人都其乐融融,无论是开荒者还是私兵,哪怕是妓女也如此。
开荒者明白,只要开荒结束,他们就能在这一生拥有三十亩地,并且继承给自己的长子继续耕种,其他儿子则需要继续去其他海外地区开垦荒地,从而拥有自己的田地。
所以开荒者们很高兴,他们名为佃农,其实已经相当于专属于王家的自耕农。
王家家主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君主。
并且王家还时不时派书生去教导他们儒家理念,向他们这些佃农传播君君臣臣的理念。
意思就是说,你们就相当于王家的臣民,王家就相当于你们的君主,你们要遵守儒家君君臣臣的规矩,按照尊卑礼仪守好自己的本分,老老实实世世代代当一个被统治者,别老想着以下犯上、阶级跃升。
以前王家对儒家不屑一顾,那是因为那时的王家太弱小,属于被统治的一方,所以看不上儒家,因为王家要反抗,要实现阶级跃升,成为统治者的一员。
现在,因为王家已经实现了阶级跃升,成为了众多统治者之一,所以又开始无比推崇儒家。
正所谓,上了车就要赶紧把车门焊死,防止后面还没上车的人上车抢蛋糕。
所以,现在的王家,在落月原、桃花源、南沓、蓬莱岛、奄岛等地都建造了孔庙。
蓬莱丞每个月召集一次蓬莱岛上的佃农们,亲自教导他们儒家君君臣臣、礼仪尊卑、君为臣纲的理念,一步步消除佃农们反抗的心理。
通过儒学教化,使这些底层人在心理上彻底丧失反抗王家的动力,这是王家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王家的政策就是儒皮法骨,表面儒家教化,让百姓不要反抗,实际却以法家治理,来掠夺百姓财富。
儒法结合,天下无敌!
而随着王家天亩规模不断变大,王家内部也在发生改变。
那就是,王家内部居然也在发生土地兼并!
一些有钱的王家佃农,把另一些没钱的王家佃农的地给兼并了,然后这个钱多的王家佃农让那个没钱的王家佃农给他做了佃农!
简直是大汉本汉!无限套娃!
国家国家,国就是大的家,家就是小的国。治理国就是治理家,治理家就是治理国。
我王家附着在朝廷身上,辛苦兼并朝廷的地,吸朝廷的血,结果伱们居然附着在我王家身上,吸我们王家的血?
朝廷内部正在产生大豪强,而大豪强内部居然也正在产生小豪强,简直岂有此理!
因此,在发现这种事以后。
王鸿隐快刀斩乱麻,直接禁止王家内部的土地买卖,任何人,都不准买卖王家的地。
正所谓船小好调头,趁着现在王家这艘船还不大,赶紧把制度漏洞给补上,不然等以后王家壮大了,内部也产生了各种利益集团,那就跟大汉这艘大船一样不好调头了。
为了防止王家内部出现豪强士族土地兼并,王家不仅禁止土地买卖,并且规定,一个佃农种植三十亩田,等他死后,这三十亩地就由他的长子继承,其他孩子则必须离开家庭,坐上王家的开荒船,前往海外开荒,然后开荒的孩子将在海外获得新的三十亩地,但这三十亩地只能继承给这个开荒者的长子。
如果没有男性后代,则这三十亩地,王家会安排新的佃农耕种,反正不能过继给开荒者的亲戚,从根源上阻止王家内部发生土地兼并。
通过强行把家庭拆开的方式,避免王家内部出人口巨多的超级大家族。
不过这种强硬手段也就船小好调头的王家能使用,大汉朝廷是没办法学的,毕竟现在大汉朝廷内部太多错综复杂的势力了,豪强们也发展了上百年,强行拆分也拆不动。
因为王家自己就在搞土地兼并,所以对于如何防范土地兼并更有手段。
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为天天在做,所以才懂。
虽然被拆分,但毕竟能分到地,而且还是货真价实的三十亩,开荒期间一切衣食住行都由王家免费提供,这可比给中原豪强们当佃农幸福多了,所以开荒者们是很高兴的。
至于那些妓女们,王家给的酬金非常高,所以她们才愿意跟随船队来到海外为众人服务,妓女们在海外基本干一年就可以存够一辈子的生活费。
工匠们就更不必多说,凡是工匠,都可以免费分到房子和媳妇,每个月的月钱也很高,相当于朝廷县衙里的小吏(诸如功曹等),如果搞出了什么发明,更是能获得大量金钱赏赐,如果发明非常有用,甚至可以被赐王姓,成为半个王家人,以后还有机会被辽东太守通过察举制举荐到朝廷当官,从此摸到士族的门槛。
比如之前有个王家丫鬟,在纺织丝绸的时候灵光一闪,对纺织机进行了改进,使得纺织机可以一边纺织一边给绸缎染色,甚至是一边纺织一边给绸缎染花纹,大大地提高了王家的纺织效率。
所以这个丫鬟直接被赐予王姓,她的后人也将姓王,与王家人同吃同住,也跟王家人一样可以参加家族会议、决定王家未来,她的儿子如果足够优秀,也能被举荐当官。
一个工匠,甚至是一个丫鬟,其本人或者后代都有机会摸到士族的门槛,可见王家对于技术的重视。
在重视技术的同时,王家也对技术严防死守,胆敢泄露技术的,死刑起步,凌迟都算轻的。
王家田亩数量是以前的几十倍,可士兵数量却跟以前差不多。
这就是因为王家慢慢地转变了发展方向,走精兵战略,把更多的钱用来赏赐那些有功有才的人,同时用多出来的钱去建造孔庙,从而对底层人进行教化。
没真才实学的底层人被教化得降低反抗心理,有真才实学的底层人又在大量赏赐下对王家死心塌地,王家的统治就能更加稳固。
对于庸才,就向他们宣传德教,庸才只配喝心灵鸡汤,不配浪费王家的钱。
对于天才,就直接给他们钱,不要废话,不要画大饼,不要之乎者也。
这就是,把儒皮法骨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