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逐鹿中原(一)
元旦
燕都
夜里
“放灯!”
“放灯!”
“放灯!”
燕国的国庆与元旦日是同一天,因此,在建国百年庆典上,燕侯雪召集所有宗室子弟亦或是代表,以及万千臣民,共同庆祝这一天。
大量红色灯笼(孔明灯)被放飞在天空,将漆黑星空照亮。
燕侯霜在两年前病逝,燕国又回到了一个燕侯的时代。
燕侯雪如今已经七十岁,她的七十岁生日也恰好与百年国庆是同一年。
高楼之中,有许多乐师正在歌唱诗赋,敲打着各种乐器,一些从丝绸之路引进的异国乐器也被使用。
还有许多珍禽猛兽被关在一个个铁笼中,给燕都的百姓们观赏。
地面铺上了染红羊毛毯,各种珍贵的燕璃器具被拿出来使用。
还有剑术、马术、刀术、枪术、搏斗、蹴鞠、箭术等等表演。
许多小商贩也推着木板车,在街道两旁允许的位置售卖今天刚刚制作出来的特色小吃。
各式各样的水果摆满桌案,尤其是来自水果群岛的椰果,更是应有尽有。
每一个宫娥都配备了来自香料群岛的高级香料,穿着最奢华的丝绸衣服,反倒是燕侯雪自己却只穿着一身朴素的灰褐色布衣。
有些贵族自己穿朴素的衣服,以此表明自己勤政节约爱民,同时却又让自己的侍女奴仆们穿着奢华的衣服,以此表明自己家族的尊贵。
你拥有房子女人田地,而我拥有你,这就是燕侯雪的统治思想。
作为最高统治者,不需要直接掌握财富,而是只需要掌握财富的分配权力即可。
作为燕侯,燕雪平日里主要做的事便是调解各个城主之间的矛盾,防止大规模内耗。
而各个城主,本来就是一家人,所以有矛盾时都是进行贵族间的私人决斗,禁止以战争的方式解决矛盾,这就是燕国的礼。
不过,如果哪一天,燕国礼崩乐坏了,城主们之间产生兼并战争也是有可能的。
通过礼乐制度,来尽可能地约束贵族们之间的内斗,从而保存整个王朝的力量。
这跟西周早期是一样的道理,一开始贵族们都是一家人,自然没有必要打生打死,有矛盾也是点到为止。
同时,燕侯与贵族们的相互制衡,才给了行会们发展空间,但凡燕侯统一燕国,亦或是贵族们彻底自治,行会都会被燕侯或者贵族们扼杀于摇篮之中。
看着歌舞升平的庆典现场,燕雪很是欣慰。
现如今的燕国还算是国泰民安,平均每年才发生一次暴民起义,在这个混乱的世道,每年才爆发一次暴民起义,那绝对算得上是社会治安极好。
这时,工匠们搬来许多纤细竹筒。
紧接着,在众人的疑惑中,竹筒被点燃,然后……
砰!
竹筒突然爆炸,声音非常响亮,四周的人群有些惊慌,但很快就恢复秩序。
随后,越来越多竹筒爆炸。
砰!
砰!
砰!
“好好好!”燕雪高兴地连连说了三个好字,火药早就在一百多年前就被王家发现,但是经过几十年发展,才搞明白配方,又经过几十年发展,才优化了火药的配成,使得火药从一开始的只能燃烧,变成了如今的可以勉强爆炸。
从出现到爆炸,火药已经发展了上百年,但现如今也仅仅只是勉强能爆炸,威力非常小,除非近距离炸人,否则连皮肉伤都很难造成,不仅威力小,火药的制造成本还高,同样重量的火药,价格是黄金的五十倍。
有负责研究火药(金丹)的医者自嘲道:“以其用这些昂贵的金丹作为武器,不如用小孩子们玩的弹弓,不仅造价便宜无数倍,威力还比金丹(火药)高一些。”
既昂贵、威力又小,若非燕侯雪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去研究这玩意。
“请君侯为这些塞满金丹粉末的新式乐器命名!”金丹(火药)的研究负责人趁机讨好着燕侯雪,此时此刻,由于火药的威力还是太过弱小,所以他把火药当成了一种可以发出声响的一次性乐器。
看着这些塞在竹筒里爆炸的“乐器”,燕侯雪想了想,然后笑道:“不如就叫……爆竹。”
会爆炸的竹筒,叫爆竹,没毛病。
“点爆竹!”那位金丹炼制者大手一挥,命令自己的下属们将剩下的爆竹全部引燃点爆。
砰砰砰砰砰砰!——
延绵不绝的爆竹声传遍四方,本就繁华的燕都更加喜庆洋洋。
也就百年国庆敢这么点燃爆竹,平日里可不敢这么奢侈,毕竟爆竹的造价太高了。
爆竹庆典结束后,工匠们搬来一辆木车,这辆木车运用了大量木制齿轮,同时运用杠杆原理,结构上还有许多几何学的内容,因此哪怕是让一个小女孩操作,都能让这个几乎跟城墙一样高的巨大木制玩具动起来。
为了制作这台机器,已经耗费了燕国工匠们三十多年心血,期间失败无数次,还有很多高级工匠师傅在制作过程中被机器误伤死亡。
燕国的几何学,很大一部分都是先祖拜访希腊时,从遥远的希腊带回来的。
天下各个文明,每个文明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中原的文官制度、礼乐文化、弓弩技术、农耕技术、纺织技术、陶瓷技术,都是世界最顶尖的。
身毒的数学、希腊的几何学、罗马的城市管理、珈南的冶铁技术、安息的具装骑兵、鲜卑的骑射、燕国的航海学、羌胡的山地作战,每个文明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相互学习才能成长,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只能自取灭亡。
哪怕是香料群岛的矮黑食人族土著,也早早地掌握了抵御瘴气的方法,有着属于自己文明的先进之处。
辽北沼泽的扶余人,有着在沼泽地生活的技巧,在这方面,他们同样是先进的,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这就是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放下心中的偏见,哪怕是面对扶余这种没多少文化的蛮夷,同样也要看到对方身上的长处,并学习对方的长处,从而击败对方,这才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燕国没有天朝上国的偶像包袱,所以可以不在乎脸面,放下自己本就没有的自尊心,虚心学习周边的蛮夷,从鲜卑人身上学习骑射,从扶余人身上学习沼泽生存,从高句丽人身上学习山林作战,从香料土著身上学习抵御瘴气,从中原地区学习礼乐文化。
而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晋,显然是放不下自己的自尊心,也不可能降低身份去向那些卑贱的蛮夷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