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犁庭扫穴(二十)
“全军出击!”
燕煦一声令下,所有部队下船,杀向已经出城的高句丽主力。
其中,禁卫军、贵族兵、行会雇佣兵,作为精锐,直接冲击高句丽人的松散军队,而其他仆从兵则直接攻入城内,控制城池。
禁卫军士兵们,不仅是具装骑兵,而且手持【棱槊】,可以轻松洞穿敌人的甲胄,哪怕是重型装甲也可以轻易洞穿。
这种“棱槊”,就是马槊的加强版,长度跟马槊一样,但是枪头是六棱形。
同时,在枪身握柄上,还增加了护手,使得这种槊,看起来像是一把很长的棱形剑。
毫无疑问,这种“棱槊”的造价是非常昂贵的,而且对体力的消耗很大,只有真正的精锐才能灵活使用。
不仅如此,燕国的扎甲和锁子甲,也已经发展到了极致,面对高句丽人,那就是降维打击。
一千具装骑兵在平原上的冲锋是可怕的,上万的高句丽人很快就被冲得溃不成军。
他们的长枪很难刺进燕国禁卫军甲胄里,而燕国禁卫军的棱槊,却可以洞穿他们的劣质甲胄,甚至还能洞穿他们的手持盾牌。
不过对付这些没有具装铁甲的高句丽人,燕国士兵们还是更喜欢用弧刀,简单高效省力。
“燕国,可恨!”
高句丽王-高阳,只能咒骂着燕国,带着残兵败将逃离沃沮城,一路向西逃遁。
他在内战中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了高句丽的王,刚刚即位便遭受燕国的毁灭性打击。
沃沮城被燕国占据后,高阳选择迁都到西部的山林之中,这里虽然临近勿吉人,但是山路崎岖难行,反而比海边更加安全。
占据沃沮城之后,燕煦清点战利品和损失。
各种物资的损失还是很多,尤其是火药的消耗,人员当面,一共损失3258人,其中包括2608个高句丽伪军、132个魏兵、124个晋兵、394个梁兵。
禁卫军、贵族兵、行会兵的损失为零。
歼灭高句丽军队一千多人,溃逃高句丽军队一万多人,这表明这是一场经典的击溃战。
俘虏高句丽四万多人,其中包括青壮年一万多人、适孕女子一万多人、以及一万多老人小孩。
虽然燕国这边的伤亡和消耗都更大,但是燕国显然没把伪军当人看,所以在实际统计伤亡时,并没有把伪军的伤亡统计在内,甚至连仆从兵和属国兵的伤亡也不统计。
于是,史书上非常奇葩的现象出现了。
燕军随军战史史官在史书上记载,此战,燕国损失零,歼灭高句丽人一万多。
自己损失零个人,却歼灭了对方上万人,这是何等的恐怖战绩。
自己这边只统计了精锐的伤亡,高句丽那边则是把溃逃也记载成歼灭。
俘虏的高句丽人,将直接卖给种植园,让他们前往飓风岛(新几内亚岛)开荒。
与此同时,燕煦上书,请求从辽东移民一万人入住沃沮城,把这个新占领地区彻底变成燕国的直辖实控。
为了鼓励辽东百姓移民到沃沮城,燕国给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没有媳妇的单身汉,如果愿意移民到沃沮城开荒,则官府当场送一个高句丽少女。
除了开荒,还要修缮城墙,防止高句丽人反攻。
当前燕国一共有人口两百万,但大部分都是种植园的开荒奴隶,随时都会在开荒中死亡。
【国名:燕
政体:贵族议会制
文化:华夏
思想:诸子百家
国家元首:燕忌
元首产生:君主指定候选人+贵族议会投票同意
历史:352年
国都:新都玉兔城、旧都桃花城、南都星繁城
人口:贵族152人、行会代表74人、平民425583人、奴隶1852369人
教育:蒙学376个、学府6个
婚姻:一夫一妻制
识字率:2%】
两百年前,燕国的识字率还只有1%,如今已经提升到了2%,可见燕国的文化水平还是一直在提升的,只是这个时代的提升速度确实很慢。
这主要得益于大量蒙学的建造,培养了越来越多认识文字的富裕平民。
燕国这短短三百多年的历史里,经历的内乱和外敌数不胜数,这还是燕国地处辽东,相对安全,不像中原那样四面皆敌,不然内忧外患只会更多。
由此可见,一个王朝想要坚持到三百年以上,是真的很难,燕国的这三百多年时间里,有好几次都差点亡国。
当燕煦忙着处理移民问题和沃沮城的开荒重建工作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燕国三百五十四年春。(564年)
这一年,陈国再次发生内乱,原因是陈国皇帝陈蒨,想要实控闽越地区,因此决定对闽越地区的豪族清查人口,把豪族们隐藏的人口编入户籍纳税。
这自然引起了闽越豪族们的不满,于是举兵反叛,在闽越割据自立,并且向燕国求援,请求加入燕国,想要成为燕国的子民,恳求燕国占领他们的家乡。
说起这些闽越豪族,其实大部分都是汉武帝时期迁徙过去的汉人豪强后代。
汉武帝时期,把一些豪强迁徙到了刚刚占领的闽越地区,让他们去那里为帝国开荒。(老开荒人士了)
然后,这些被迁徙到闽越地区的豪强们,便一边在当地捕捉闽越土著当奴隶开荒,一边与闽越土著通婚融合,慢慢地就形成了拥有自己武装力量的豪族,对朝廷听宣不听调。
他们可以对朝廷称臣,可以做朝廷的忠臣,可以给朝廷纳贡,但如果朝廷想要清查他们的人口,他们就敢直接造反!
我们不能被历史地图给迷惑了,历朝历代的领土版图之内,其实都有大片荒地,那里有着许许多多“高度自治”的土著部落、土司、豪族等等。
他们平日里勉强算是帝国的臣民,可一旦帝国衰落,他们便是割据一方的诸侯。
就以陈国为例,在陈国的岭南地区和闽越地区,就有着许多土著部落,他们名义上是陈国的臣民,但是从来不交税,也不服从徭役和兵役,偶尔还要造反,但他们的家乡却被画进了陈国的版图内。
就如同晋朝司马炎时期,把燕国辽东画进了大晋的版图里面一样,因为燕国王家向晋朝称臣了,名义上是大晋的臣民,所以燕国的地盘就是晋朝的地盘,没毛病,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燕国王家的地盘画进晋朝了。
但事实上,燕国除了名义上时晋朝臣民,根本不鸟晋朝,不交税也就算了,还要反过来吸晋朝的血,明明都“高度自治”到这种地步了,可燕国的辽东地盘却还是被画进了晋朝的领土版图。
朝廷在地图上所能控制的,其实只有郡县城池,至于城池之外的山林,已经算是“化外之地”“蛮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