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仪式
斐潜这才发现,羊肉基本上已经烤好了,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便接过了小刀,站到了烤羊前,在脑海中搜寻了一下关于匈奴的习俗,发现竟然没有半点印象,略略沉吟了一下,嗨!管他呢,干脆就按照斐潜自己在印象中的风俗来做吧!
斐潜拿了刀子,分别在羊头割了一刀,取了小小一片肉,扔向了天空,然后在羊脊背割取了小小一片肉,扔在地上,最后在羊前腿上割了一小片肉,扔进了尚未熄灭的火中……
结果做完了这样的动作,斐潜自己觉得还算可以,但是回头一看却对上了包括阿打在内所有人呆滞的眼神,脸上似乎都同样是画满了问号……
啊呀!
该不会现在还没有这样的习惯吧?
斐潜眼珠子转了两圈,下意识的咳了两声,然后很严肃的说道:“第一块肉敬苍天,是苍天赐给我们牛羊;第二块肉敬大地,是大地养育了我们,第三块肉敬给祖先,是祖先最先来到这里,发现了这里,开拓了这里……”
“哦……”
并州老兵叽叽咕咕解释了一下,阿打恍然大悟,跪到了斐潜面前,抱着斐潜的脚,亲吻了一下斐潜的鞋子,这才欢天喜地的站了起来,开始分割羊肉,动作小心翼翼的,仿佛经过了这样的一个仪式,这一只烤羊似乎都变得神圣了起来……
而且不仅如此,在斐潜临时起意做出这样的举动之后,甚至是变成了一个特定的仪式要求,当其他的烤羊熟了的时候,那些胡人也纷纷请了汉军的军候或者屯长来进行操刀。
出乎意料的是,斐潜看到,汉人和胡人似乎都对于这样的一种方式很容易就接受了,并没有谁觉得不可思议或是难以理解。
斐潜方才做完的时候还有一些担心,毕竟他按照后世印象当中蒙古的习惯的做法,会不会引起汉人的反感,结果现在看来,胡人应该是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习俗……
黄成在一旁带着钦佩的语气说道:“斐郎君,你是怎么想到的,看看现在那些胡人的神情,明显比起最初的时候更放松了,而且这样一来,他们也愿意听军候屯长的吩咐,这样指使起来,肯定会更加的顺畅,啧啧……”
或许是有了喷香的羊肉,或许是一起做了这样的仪式,汉人和胡人的确没有像最开始那样泾渭分明,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谁也不搭理谁,到现在坐在一起,试图着相互在用蹩脚的言语和手势在进行沟通……
黄成以为斐潜是有意为之,但是斐潜自己清楚,只是一个无意的举动。
但是眼前的情形确实是有些让斐潜隐隐觉得好像是触摸到了一些什么,想想他之前和蔡邕所说过的同化之策,似乎有一些相通之处。
人是最混乱的生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
所以以人类为主构成的整个世界其实是无序的,混乱的,无规则的,就算是智慧近妖的诸葛亮可能将事情考虑的面面俱到,但是或许敌我双方的一个将领忽然一餐吃得太少,或是吃得太多,甚至吃坏了肚子,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两军交战的状态,这是永远没有办法完全估算出来的……
可以去猜测,可以去推算,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别的人会百分百的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行进,就像是走在一条漫长又黑暗的道路上,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踩到一个暗坑,跌入深渊……
但是,却可以用一些举动来影响别人,进而让别人更多的倾向于按照我们之前的设想来进行行事,就像华容道大路之上燃起的那一簇簇的烟火……
一种举动,一种仪式,一种暗示。
斐潜虽然嘴里啃着羊肉,但是心思却完全没有在体会羊肉的香甜之上,而是在不断着思索着。
就像方才他做的举动,虽然对于后世的人而言并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对于现在整个汉代的人而言,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都有一种典型的仪式感。
仪式感,或许带来的就是另外一个词——敬畏。
斐潜回想起他方才敬献的三个方面,天空、大地和祖先……
人是经验感的生物,如果是熟悉的事情,那么自然而然就会调用之前在相类似环境中所积累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完有什么后果都会在经验当中预先有一个判定。
但是如果完全找不到任何的经验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会显得无所适从。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非常自信的人,但到了另外一个场合,却像换了个人一样的原因了。
要制造仪式感首先要有相应的概念,这种概念应该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是高于生活的,就像是方才的天空大地和祖先。
如今汉代的人,要能说清楚的了解,天上是什么,地下有什么,祖先去了何处,恐怕没有几个……
或者说,可能只有一个,就是斐潜自己。
因此,在面对同样的未知,同样的神秘的时候,胡人和汉人都是一样的毫无经验,因此很容易就形成共同的一种暗示,神秘感和敬畏感就这样产生了……
或许我应该多利用一下这种类似的仪式,斐潜想道,毕竟仪式比较容易培养出群体意识,也会让人置身在群体的压力下,不知不觉中就范。
当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时候,新加入的普通人也会多半下意识的进行认同。
斐潜斜眼看了看营地上空飘扬的三色旗子,下一步,在这一场战斗之后,应该立即进行那个整个军队的整体意识的梳理和建立了。
斐潜忽然非常的迫切想要先将手头上的这一战打完,打好,然后就可以先行推展一些实验性的动作,甚至可能的话,就邀请蔡邕师傅前来……
毕竟玩这种仪式,这种群体的暗示,有或是没有一个首脑性的宗教领袖模样的人物,差别还是非常的大的,更何况,在儒家的文化当中,有专门的一个用来消除个人杂乱无序的意识,进行理念灌注的经典著作……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
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