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子归来
沈云舒眼里带着思索,东宫那位太子,倒是有些不一般。
她记得太子出发衢州之前,她跟着娘亲去见皇后娘娘时见过太子,那时太子看她的眼神就很奇怪,似是有些奇怪和不可置信。
之后又见了一次,太子很是细致的打量她好久。
她后来也曾旁敲侧击的问过爹娘,太子对她和对他们镇北王府并没有表现出来过什么不同。
大概是因着她年纪小,太子在她面前的时候并没有特意掩藏情绪,才叫她看出来太子对她的不同。
沈云舒记得没错的话,太子如今应该是刚刚从衢州解决完水患回来。
前段时间,不知为何有一日太子忽发高热,陷入昏厥,太医配了药施了针却还不醒,时而复发,久久不愈。
太医院的所有太医轮番诊断,却都只说是因风寒引起的,不知为何高热不退。
太医院无法,皇后为了太子平安健康,亲自去奉国大殿馨香祷祝,每日只进食少量水米,连续清修了三天三夜。
其心之诚,上天有感,太子不出一日便不药而愈。
太子醒来言,‘仙人托梦,衢州月余内将会暴雨不断,堤坝被毁。水患至,民失所。’
明皇不甚相信,觉得是太子病中忧思过重。结果不出半月,收到衢州驿使传信,衢州果然开始暴雨不断。太子便当朝立下军令状,愿亲自前往衢州治理水患。
如今两月已过,衢州水患已除,伤亡不足十人,财物损失近乎也降到最低。
现民间传言,上苍感于烿朝君主励精图治,黜陟幽明,至圣至贤,遂托梦于太子,解救百姓于灾祸。
圣上闻言龙颜大悦,拨款赈灾助衢州百姓重建家园,太子更是亲力亲为,直至如今才返回都城。
经此一事皇室在民间形象上更一层楼,人人歌颂,如今都城内外,茶肆酒楼,都有说书先生在宣讲此事。
沈云舒当初最喜欢烿朝盛世之风,曾经细细的了解过烿朝的历史,不论正史野史,还是坊间传闻,能搜集到的她都看过。
虽然史书上不会每件事都记载,不过绝大部分的大事都是有记录。
据她知道的,明皇在位期间确有水患,但是史书上记载的是死伤无数,且太子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
太子在皇位夺嫡中丧命,连民间闲话都没有描写歌颂过太子什么太大的功德。
施粥给难民、帮百姓平冤这种事儿倒是有过,百姓曾称赞太子仁德,多的便再没有了。
史书也曾记载过明皇在位期间太子是按照仁君培养的,没有太大的野心,爱民如子,只可惜英年早逝。
沈云舒疑惑的皱起眉头,从太子前段时间病重,直到治理水患这些事儿,怎么看都透着些古怪。
倒是很像小说里写的那种,重生或穿越之人的行事风格。
……
“殿下,刚刚好像是镇北王府的马车。”
“知道了,不必管,先回宫复命。”
刻着东宫标志的马车,没有丝毫停留的从沈云舒的马车旁经过。两辆车相汇之时,一阵风吹过,带起了挂在车轩上的一角轻纱帘,隐约透出里面一个绛紫色的半身侧影。
——
“县主可起了?今日便是琼华宴,需早些起来进宫呢!”
琳琅轻声细语的唤着自家沈云舒,走进来帮沈云舒挂好纱帐,转身招了两个小丫头端水进来,伺候沈云舒洗漱。
沈云舒懒懒的撑着胳膊从床上坐起,眼神迷蒙,打了个哈气,就着端进来的水盆用细棉布简单清理了脸,漱了漱口,便被玲珑按在了梳妆台前,给她梳头上妆。
在沈云舒的要求下,琳琅只是给她挽了个回心髻,简单的扫了一下眉,只比平时显得隆重一些,既不会落了县主的气度,又不会与乐安抢风头。
玲珑和琳琅跟着她一起长大,被她灌输着学会了不少妆容教程,懂得怎么化妆搭配什么样的服饰好看。
“小姐是县主,参加这种宴会不必太过低调,就要明艳大方才能让人重视。这件小姐前些日子新做好的双生花累丝挂珠钗,搭配王妃送来的那套花青色的娟纱银丝绣花长裙,最是适合小姐了,简直像仙女下凡!县主也不必担心抢了乐安公主的风头,按照公主的性子,定是穿的比您招摇多了!”
玲珑一边轻笑着替沈云舒簪上簪子,一边打趣着说。
沈云舒懒散的瞥了她一眼,“你现在越发张狂了,连公主都敢打趣,一会儿进了宫再敢这么说话,万一不小心被哪位贵人听了去,怕是要让你知道知道这春日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琳琅无奈的戳了戳玲珑的头,瞪了她一眼。
玲珑吐了吐舌头,知道县主是吓唬她的,但是她也知道,她家县主是在提醒她进宫之后要注意规矩。
虽然轻易没有人会找镇北王府的事情,但是皇宫里总是和别处不同的,她又是个小小奴婢,话不能乱说这个道理她还是懂得。
“我也就仗着县主疼我呗,在宫里我哪里敢张狂啊!”玲珑冲着沈云舒讨好的笑。
沈云舒笑了一下没有说话,对于玲珑这话她还是信的。
她身边的侍女,都是她娘亲一手调教好才送来的。尤其是一起长大的玲珑和琳琅,不仅跟着她一起开蒙、学习六艺,连娘亲身边最得力的芙蓉姑姑都会时不时的过来,教一教玲珑和琳琅的规矩。
毕竟很多时候,主子身边贴身伺候的人对主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更何况像她这样年纪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