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电池要开始发力了
没有人比曹阳更加知道电池的重要性。
虽然电动化的真正来临,需要等到十几年后。
但是一些技术积累,却是不能等到电动化到来之后才开始。
要不然到时候肯定会手忙脚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今天哪怕是戴汉彪不提电池开发的事情,他都是准备好好的说一说的。
芯片和电池,放在2006年,不是一个非常紧急的事情。
但绝对是关系到南山集团将来能走多远的核心零件。
“关于电池的开发,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仅有必要开发星辰三号上使用的FHEV电池,也需要同步检讨开发BEV车型和PHEV车型上使用的电池。”
“并且不仅仅是要考虑三元锂电池的开发,磷酸铁锂电池的开发也要同步展开。”
“当然了,电池的开发涉及到电芯、模组、BMS等各种项目,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
“按照目前南山汽车零部件所具备的实验设备和人员,肯定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所以我打算把电池业务单独的剥离出来,成立南山电池来专门负责跟电池业务相关的所有业务。”
曹阳这个表态,倒是让在场的高层都颇为意外,又觉得理所当然。
到现在为止,只有南山发动机和南山变速箱这两个大的零部件是从南山汽车零部件里头专门剥离出来。
还有半个芯片相关的半导体事业部,也算是剥离出来了。
电池这个东西,对于电动车来说,重要性一点也不比发动机低。
虽然还不知道公司什么时候会推出电动车出来,但是把电池业务单独剥离出来,似乎也是说的过去的。
“曹总,如果能够成立南山电池专门去研究生产新的电池,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现在各个企业涉及的电池技术五花八门,我们之前也简单的搜集整理了一下。”
“就拿现在相对成熟的FHEV电池技术来说,丰田汽车使用的是镍氢电池,本田汽车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
“理论上来说,三元锂电池肯定是比镍氢电池更加先进的。”
“但是镍氢电池的技术更加成熟,理论上成本也是更低的。”
“我们是不是也要考虑在FHEV电池上面,跟着丰田的步伐去走呢?”
虽然电池业务要从南山汽车零部件里头剥离出去了,但是戴汉彪还是非常负责任的去说明了一下之前的调查情况。
这个年代,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虽然不少车企其实都已经在研究,甚至已经推出来了电动车,但是大家心中其实都没谱。
1832年,苏格兰科学家罗伯特·安德森发明了第一辆电动汽车原型。
1859年,法兰西科学家加斯顿·普朗塔发明了第一辆电动汽车。
1891年,美利坚发明家威廉·莫里斯发明了第一辆商用电动汽车。
1900年,电动汽车在美利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8%,但随着内燃机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可以说,电动汽车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人家甚至一度还比较流行。
而到了最近几十年,电动车也不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日产汽车在1947年发布的Tama纯电动汽车搭载了可更换的铅酸电池,最高时速可达35.2公里,续航里程为96.3公里,主要供出租车公司使用。
1996年,日产汽车开发了全球首台锂离子电池驱动的PrairieJoy。
同样是1996年,通用汽车就推出了第一辆现代电动汽车EV1。
其他各个车企也都曾经推出或者正在研究一些电动车。
电动车代表了未来,这一点没有人会有特别大的疑问。
只是这个未来到底是十年后到来,二十年后到来,还是三十年后到来,没有人知道。
不对,除了曹阳之外,没有人知道。
所以对于戴汉彪的说明,曹阳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跟着成功者的步伐,跟随研究之后推出更好的产品,这才是更加符合商业发展规律的事情。
不过,这种做法,对于曹阳来说,肯定是没有必要的。
有捷径可以走,为什么要走弯路?
虽然镍氢电池作为FHEV电池来说,哪怕是到了2023年的时候,丰田汽车都没有完全抛弃。
但是并不表示这就是一条很好的选择。
对于纯电动车来说,未来主流的路线就只有两条。
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其他的技术路线,都是打酱油的。
所以南山电池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搞电池研究的话,肯定是要把重点放在这两种化学成分的电池上面去。
“现在各行各业使用的电池,都开始朝着锂电池的方向发展。”
“伴随着产业化的扩大,锂电池生产使用过程当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肯定会慢慢的得到解决。”
“我们南山电池要跟上电池研究的步伐,肯定就要研究行业内最先进、最有前途的技术。”
“当然了,我也知道目前公司懂电池开发的人不是很多,需要从外面招募一批。”
“不过跟其他汽车零部件相比,电池领域,我们国内的一些高校还是做了一些成绩出来的。”
“我们可以直接邀请一些高校的老师加入到我们公司,或者跟一些教授搞合作研发。”
“与此同时,也可以国内国外挖一些锂电池的人才回来。”
“据我了解,诺基亚、摩托罗拉的企业的锂电池,大部分就是从比亚迪和莞城的ATL采购的。”
“比亚迪我们现在有合作关系,不适合大规模的挖人。”
“但是ATL的话,大家还是可以努力一把的。”
“除此之外,东瀛的一些企业,在锂电池方面的研究也是做的比较早的。”
“里面肯定也有不少的华人在从事相关的研究,可以想办法把他们挖过来。”
南山集团现在的薪酬待遇已经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对于核心人才,其实已经不比国外差到哪里去了。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再去国外挖人,曹阳的底气肯定是深了很多。
后世华夏有那么多的电池企业,充分说明了电池相关的人才培养,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啊。
“相比芯片人才的招募,锂电池人才的招募应该要容易很多。”
刘友梅也及时的站出来表态。
她之前华威公司的时候,正好也是接触过这方面的人才。
毕竟不管是基站还是其他一些产品,都是需要用到电池。
哪怕是不自己生产电池,也是需要一些懂电池设计的人才。
“锂电池的产业化发源于东瀛,具体是从1991年索尼生产18650圆柱电池开始的。”
“产业发展初期,锂电池市场几乎被松下、三洋电气、东芝等少数几个东瀛企业控制。”
“这些企业在材料、电池工艺方面都建立了深厚的壁垒,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紧密合作,生产上已然高度自动化。”
“在2000年以前,东瀛的锂电池企业占据全球95%以上的市场份额。”
“国内锂电池行业的起步则开始于比亚迪,1998年比亚迪进入手机锂电池市场,凭借国内低廉的劳动力和技术改造后形成的成本优势,比亚迪的电池价格可以比东瀛三洋平均低40%。”
“由此比亚迪产能和市场份额迅速扩大,陆续为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主流手机厂供货。”
“去年的时候,东芝抵挡不住华夏锂电池企业的价格战,直接宣布退出锂电池市场。”
“我们这个时候去东瀛挖人,难度绝对是最低的时候。”
“不管是原本东芝里头从事锂电池研究人员,还是索尼、松下和三洋电机里头的人才,都是有机会为我们服务的。”
刘友梅这么一说,曹阳忍不住点了点头。
现在确实是进入锂电池行业很好的一个时机。
虽然看起来像是国际锂电池发展的低谷时期,但越是低谷,越好挖人啊。
“我们挖人的时候,不仅要挖研究电池技术的人,也要挖研究电池设备的人。”
“我希望将来南山设备能够实现电池设备100%的国产化。”
曹阳可是比谁都清楚设备的重要性。
比亚迪的锂电池,现在自动化程度其实不是很高。
对于消费电子用的产品来说,影响倒也不大。
但是放在汽车上使用,肯定就不大够了。
一台电动车上用到那么多的电池,如果各个电池之间的性能不一致的话,对整个电池包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甚至可以说致命的。
而要保持电池性能的一致性,除了在研发方面下功夫,生产工艺自动化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曹总,为了配合南山电池的发展,南山设备会专门成立一个电池生产生产的研究团队。”
“将来国内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电池生产,到时候不仅可以给我们自己的电池工厂提供设备,还可以考虑对外售卖。”
潘金兴也及时的站出来表态。
“现阶段国内锂电池生产模式主要是将低成本人力与自动化设备结合,锂电池制造商通常只在几道精密工序上使用单台的自动化设备,其他精度要求较低的环节以及中间物料运送都是人工操作。”
“相较于东瀛的全自动化产线,这种以人力为主的生产线投资成本很低,柔性生产能力也很强。”
“这种生产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华夏的劳动力价格非常之低,我国制造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大约仅为东瀛的1/22。”
“甚至我们现在的纽扣电池的小型电池生产线,也是属于这样子的生产线。”
南山汽车零部件并不是在电池生产上一丁点经验也没有。
之前跟比亚迪合作,对应汽车智能钥匙上使用的纽扣电池,是有一条小型生产线的。
不过这个生产线,跟技术先进之类的,显然是搭不上边。
所以说到电池设备的时候,戴汉彪也是站出来补充了一下情况。
“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方式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我听说三洋电机在帝都、津城准备新建生产基地,松下和索尼也准备在国内投资建厂,以求削弱国内厂商的成本优势。”
“再说了,将来电动车上需要使用的高性能锂电池,不上全自动肯定是不行的。”
“不说东瀛和高丽等过的电池生产设备很贵,单单从限制竞争对手发展的角度考虑,他们卖给国内厂家的设备,肯定不会是最先进的,而是把要淘汰的落后设备卖过来。”
“所以国内自己研究相关设备是必然的事情。”
“当然了,我们也不是100%所有的设备都要公司内生产,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国内随便都能买到的设备,可以直接从外面购买。”
“也有一些专业性比较强,而国内又有类似厂家的情况,也可以跟对方合作开发。”
“只要最终我们的产线的设备,都能在国内购买到,也就够了。”
“我们自己主要是去研究一些核心设备就行了。”
曹阳倒也没有给南山设备那么大的压力。
电池生产线是很长的,从最开始的混料搅拌开始,整条生产线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设备。
南山设备要全部自己搞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这个必要。
“曹总,我们内部会好好的去调研一番,看看哪些设备自己研究,哪些设备从外面购买。”
潘金兴听了曹阳的话,也是及时的站出来表态。
如今的南山设备,各方面的实力已经非同小觑。
他倒也不是特别担心会掉链子。
“电池设备和半导体相关的研发是未来非常有潜力的一个领域。”
“虽然对我们公司来说,这方面的积累比较少,但我们还有时间。”
“前期可以一步一步的完成部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在未来五年内全面的追上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上也是够用的。”
“当然了,如果进度能够有所提升,那自然就是再好不过了。”
曹阳倒也没有给大家太大的压力。
虽然他也可以自己出手,加快一下这个进度。
事实上,他肯定也会出手推动一把。
但肯定没有必要所有的设备自己都去参与研发,也没有那个时间啊。
接下来,曹阳再对其他一些关键零件和分公司提出了一些要求,南山集团各个版块的业务,立马就开始朝着2006年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