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人才啊
名字出口,倭女动作一滞,随即狐疑的看向真田幸昌。
这个名字,是巧合的可能性很大,但老浪人的年龄吧.再加上这个名字在倭国由于和‘日本第一兵’挂钩。
倭女专门在这里接待一些自命不凡,或是真有些本事的浪人武士。
从一开始对话她就知道眼前这老武士有些文化底蕴在身上的。
她自己做这工作,也有些文化在身。
对于倭国一众大名,贵族的姓氏,其中一些家族的历史还有倭国本身的历史都有些了解。
“阁下.与真田家”
“我便是真田左卫门佐信繁之子,如假包换的真田幸昌。”
倭女愕然道:“可”
真田幸昌摆摆手,没有要给人讲解自己假死之后苟活于世的数十年,只道:“还请继续说之前温习考试的事情吧。”
他不想声张,也不想讲故事。
但九连城本就多倭人,更有黑旗武士驻防当地。
在真田幸昌来这里之前,入港处就已经登记过一回了,不然领不到入港暂住证。
很快。
昔日‘日本第一兵’的长子死而复生出现于九连城的消息不胫而走。
其余族类对此多无感,但倭人,特别是武士,极度怀念早几十年战国乱斗环境的武士们就很在意这个。
也是非常迅速的,在九连城的浪人武士和黑旗武士大多下了定论,这就是一个以‘真田幸昌’名讳示人,可能要以此招摇撞骗,败坏真田家名声的老无赖浪人!
真田家在黑旗内啥也不是,只在倭人中或能有些名声。
但假借已战死武士的名声在黑旗晃悠,武士们不能忍这个。
所以翌日,真田幸昌落脚的宾馆下头就围了不少人。
叫嚷着让那老无赖下来受死。
受死不受死的。
真田幸昌还没下去呢,兵马司的人来了。
也是武士出身,以旗丁身份在兵马司供职的一伙人挥舞着棒子给宾馆下面围拢的人松了松筋骨,随后,他们的头儿进了宾馆里头。
找到了真田幸昌的门前,直接给拉开了。
“这种时候还有闲心看书?”
真田幸昌刀刃横在身边,一手持刀一手持书,瞥一眼进来的人道:“我是来投效黑旗国主的,不是和他们争辩我身份的。”
“你当真是幸昌?第一兵的儿子?十二岁就上阵杀敌讨取敌将首级的人啊!”
进门的兵马司头领兴致勃勃的上前,肆无忌惮的打量着真田幸昌。
“往事羞于提及。”
兵马司头领笑着摇摇头:“那不成,下面的人因你聚众闹事,你得把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说清楚了,咱得上报给兵马司佥事大人,此外
相川一木大人知会过我们注意来到黑旗九连城的能人异士,你要真是幸昌,就算以你这般年纪,一木大人也定会以礼相待的,说说吧。”
“唉。”
真田幸昌喟叹一声。
暗道也好。
本就是换一个地方博出位,或许能加快积攒声望在权贵面前露脸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不过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还挺好使。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这是正好站在了风口上。
黑旗超勇摄政王下令在倭人群体中选拔人才,目前在黑旗的倭人中最为显贵,已是男爵的相川一木为了更进一步,于是上行下效,在九连城的倭人们注意着‘能人’的出现。
帮助扶持也是为攀附结伙,将其推举到黑旗王的视野之内。
可惜,光是能读写汉文这基本条件,就刷掉了九成九的倭人。
也是因此。
真田幸昌远洋到了这辽东,心底也没啥负担了,将自己身份,经历全盘托出后,也是高分通过了粘杆处招纳倭人人才的试卷考核。
铁路列车和驿站共同运作,真田幸昌的名字,简历就和其他几名勤奋学习通过了考核的倭人一起摆在了朱由检面前。
而朱由检看到之后,也是眉头一挑。
这假死改名换姓.套路挺眼熟啊。
“此人简历有详细的吗?”
“回主子,有。”
“呈上来。”
片刻之后,朱由检粗略扫过真田幸昌一生。
昔日战败后在一僧人的帮助下假死脱身,然后在亲族的帮助下,以僧人的身份苟活多年,之后实在耐不住性子重新举刀成为了一名浪人武士,在倭国多地游走,但因身份始终不敢投效某位大名。
之后听闻黑旗接纳浪人武士,这才赶来闯一闯。
“授此人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一职,往对马岛黑馆,在黑旗水师下听用。”
以往其他通过考核的倭人顶多捞个旗丁身份,但这有趣的经历让朱由检破例直接授官了。
只不过多为了逃避故国而来到黑旗的真田幸昌直接被丢回了对马岛,他作何感想暂时还不知道。
毕竟招纳可为黑旗大清朝廷纳用的倭人,本就是为了用来对倭国办事的。
其他地方还不至于专门要用到倭人的人才。
朱由检真正需要的主力人才,还得是教育和科研方面的。
黑旗就缺这个了。
能打仗的杀才遍地都是,但能读书识字的人就少的可怜,能够肩负起大国科研进步重任的,更是稀缺,即便朱由检心底有人选,那人也在南方,不太可能跑到北方来为建奴和野人效力。
粘杆处绑架个写小说的,人都宁死不屈呢。
气节这一块儿,有时候实在惹人为难。
好在教育已经起步了。
辽东的学校开始运作了,教出大才不太可能,但扫盲估计可以。
关内的学校教育基础和教育资源肯定就要好一些,所以朱由检也直接转移重心,将发展扶持科研这事儿着重放在京师。
“对了,朕安排那一伙试制‘电报’的人何时能到京师。”
“回主子,明日就能到。”
朱由检点点头,一挥手道:“取纸笔和绘图工具。”
嗻!
电报机的制作问题挺多。
涉及到了电,也就和之前那些个枪械不一样,算是真正超出了大明工匠的认知范围,理解起来就有些艰难。
照着图纸把机械搞定了,线路却难搞定,还有电报的‘电’就更难以把握了。
朱由检也是明白,这事儿他得亲自把关乃至亲自操刀才有可能办成。
正好要在京师大力搞科研,干脆就把电报这项目给挪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