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一身都是鬼胎
怀里抱着不知什么情况,只是吖吖叫嚷着探手抓自己胡子的女儿,一身素色白衣的朱慈炤朝着锦衣卫喊话的同时,摆手示意自己从房门缝隙往外看的妻子莫出来。
正襟危坐于庭院之中的小石凳子上,怒目圆瞪的模样总算是有了些王爷的气魄,反正跑不掉了不是?
一众披着锦衣卫身份的粘杆卫看向他们当中的头儿。
“去为王爷找件衣裳,也给小郡主找找。”
卫士点点头,朱慈炤闻言面色更好了些,犹豫片刻后指指偏房,径直指使起几个卫士:“里头取两件袍子就是。”
“遵命。”
指使完,朱慈炤看向了卫士头头:“说说吧,王兄能容许你们说出来的,都说说。”
粘杆处承袭锦衣卫,这粘杆卫百户一看这模样就知道朱慈炤想法。
估计是听得他们唤了王爷和郡主,以为他们背后的人就只有宋王朱慈烺了。
百户嘴角微挑也不多说,直接跪下:“殿下昔日于京师与永王殿下失散,心极愧疚,于是命我等极力搜寻,务求寻得永王殿下踪迹,我等寻遍大江南北终有所获。
呈报殿下后,殿下知晓永王殿下躬耕南疆,本欲相见却又碍于战事所阻,只能派我等前来拜见永王殿下,只为将来相见有期,殿下也我让我等死守永王殿下之秘,请永王殿下安心。”
朱慈炤听了更安稳了些,终究是在奴才们的伺候下长大的,如今做了小地主身边也不可能伺候的人,下地轮两下锄头基本可以说陶冶情操了。
接过卫士递过来的袍子先把女儿包一包免得受凉,任由另一名卫士把袍子披在自己肩膀上:“接着说。”
百户应声之后接着道:“殿下招抚顺军,将他们编入黑黄旗中,此外明军江北四镇中三镇降卒也多入黑黄旗,并有兴平伯高杰,五省督师郭维经等臣子辅佐左右,众将士拥殿下坐落西安,并,并奉黑旗王之命,征讨西贼”
前半段听的朱慈炤面上微微有些喜色。
毕竟听着话里的意思,他大哥还真是支棱起来了,麾下精兵强将不是大明降卒就是明人,不像是被黑蛮子挟持的样子。
剩下的就让他面上有些难看了,听后不免喟叹一声,紧了紧身上的袍子,感觉女儿要开始闹腾了,看向屋内抬抬手示意老婆出来抱娃。
才十七的姑娘听了这一阵子,只感觉天翻地覆脑子一团浆糊,但还是战战兢兢的快步走出来抱孩子。
“形势比人强,王兄处境我知晓了,待得西贼平灭,本王自会前往西安,奉王兄为我大明正朔。”
百户听了嘴角一抽抽。
粘杆处内部二十位爷,不是军权在手就是一方大员,能被派来干这事儿,他这个百户和下属的几个小弟,那都是在粘杆处核心圈子里的,和外派地方的那些不一样。
他们是跟在二十位爷身后的。
所以,对于黑旗大清的内幕,他们是知晓的,甚至神皇信仰方面他们也有涉及,深信者亦多。
永王殿下所说的正朔怕是不好分呐。
但这事儿不能说。
核心圈子才能勉强了解下的天机知道吧。
毕竟比起上头的二十位爷,他们这些基层人员能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他们所效命的皇帝到底为辽东大地和关内的世界带来了什么。
如果说生产方式的变革,在稍微懂得一些知识的人的眼中还能理解,还属于人力的范畴。
那么目前属于粘杆处内部最高机密的电报,就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人所能理解的范畴了。
与之相关的电力更是惊世骇俗。
更别说如今在粘杆处监管下的科研院中,之前从大明逮来的几个研究人员,看了陛下给出的一些研究方向,一些零碎图纸,几乎是看一次疯一次。
既如醍醐灌顶,大多时候又直呼无法理解。
那就是神迹了。
是皇帝陛下赐下的神迹。
但百户也不好解释。
他们只是来接触永王殿下,提供保护,让永王殿下有个心理准备,然后等一位爷亲自来接。
百户只是抽抽嘴角。
朱慈烺看了报告过程,那就不免身子抖一抖了。
弟啊。
你哥我可没有造反的意思。
朱慈烺正极力避免‘被造反’呢。
顺军高层,也就李过与高一功两人见了朱由检真容,其他人虽然听他们俩说起过这事儿,说的言之凿凿,但都是不敢深信。
如今朱慈烺坐落西安,顺军多是看在他前任大明太子,宋王这俩头衔才归顺的。
此外与黑旗和平,并且与黑旗贸易交流,还能从黑旗领到工资,算是理想和生活的冲突,都知道眼下得忍耐着。
但这不代表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念想。
跟着闯王是打天下,跟着宋王也能打天下,总之都比跟着鞑子和蛮子要好。
如今宋王麾下分为两系,一是前顺军一系,想着忍一忍,等好处吃够了,再把大西这伙老兄弟也吞并了,然后就到了拥立朱慈烺重新起兵的时候了。
二是前明军一系。
由于这一系的高层是郭维经,高杰一类明军降将,下面将校也有些桀骜的,宣称只为宋王臣,不为黑旗奴。
高层知道黑旗大清皇父摄政王到底是谁。
反义没有,但就感觉顶头上司早晚要露身份,他们没必要叫嚷着效忠于黑旗大清。
可这就影响了下面人。
下面的小校士卒就觉得老大可能有些反意,他们自然随流。
让朱慈烺很是恼火。
“那梁羽呢?游说的如何了?”
好歹知道了弟弟消息,当初他这个做大哥的没能在关键时刻扛起重任,导致兄弟三人被太监卖了,朱慈烺想想就有些脸热。
脸热过后,就是办正事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梁羽。
在南京办了太子被刺案,把福王给拉下了马,也因此得罪了东林党。
办福王该办。
但锦衣卫都能办到福王头上了,这权势该有多大啊。
所以必须得打压。
梁羽适时提出前往巴蜀前线,为国征战的同时也继续寻找定王,永王,还有坤兴公主。
隆武帝也觉得他去前线溜达一下顺道避避风头也好,于是准了。
而梁羽此行可没功夫溜达。
他的任务相当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