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尊王攘夷
对于儿子们的能力,庆忌心里是颇为了解的。
公子繁继承了庆忌的勇猛,能征惯战,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心计上却有所不足,为人处世不够圆滑。
公子熙则是允文允武,善于使诈,做事灵活机变而通权谋,有治国之才。
若是要在公子繁、公子熙二人当中,选择一个坐镇巴地,庆忌自然是更倾向于公子熙。
“报——”
就在这时,一名宿卫进入中军大帐之内,朝着庆忌单膝跪地道:“大王,秦国使者子虎求见!”
“子虎?宣。”
“诺!”
庆忌与子虎,可谓是老相识了。
子虎作为秦国的上大夫,常年为秦伯出使吴国,或者是领兵出征。
而子虎的每一次出使,基本上都有要务在身。
这一次,同样也不例外。
不多时,庆忌便见到了两鬓斑白,满脸车辙一般的皱纹,饱经风霜的子虎。
此时的子虎,年近五旬,看起来却跟垂暮之年的老者一样,身子佝偻,仍旧精壮,只是精气神不比从前了。
生活在秦地的子虎,虽身居高位,却也并非是养尊处优之人。
“秦国上大夫子虎,参见吴侯!”
子虎不卑不亢的朝着庆忌行了一礼。
“子虎,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谢吴侯。”
当子虎坐下后,庆忌这才饶有兴致的问道:“子虎,你从秦国远道而来,面见寡人,不知有何贵干?”
“吴侯,不瞒你说,敝臣此番是奉吾国君之命,前来游说吴侯你停止攻蜀。”
一听这话,庆忌只是淡淡的一笑,道:“秦伯何故插手吴蜀之战?”
“寡人此番伐蜀,是为尊王攘夷,寡人为方伯,奉天子号令,讨伐擅杀我吴国使者,不尊周室的蜀人,有何不可?”
“吴国伐蜀名正言顺,汝秦国,有何理由插手吴蜀之战?”
“这……”
子虎一时间欲言又止。
秦国之所以要干涉吴蜀之战,原因是不言而喻。
虽说,秦国与蜀国为邻居,曾相互攻伐,蜀军还一度打到秦都雍城,这可谓是莫大的耻辱了。
按理说,吴国伐蜀灭蜀,秦人应该拍手称快。
但,秦国不乏有识之士,又怎能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一旦蜀国沦陷,巴蜀之地尽为吴国所得的话,则秦国同样是将直接面临吴国兵锋的威胁……
这对于秦国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在得知吴军进击巴蜀之地的消息后,秦伯嬴宁就派了子虎马不停蹄的前来蜀地,劝阻庆忌进一步伐蜀,甚至是灭蜀。
子虎想了一下,随后道:“吴侯,蜀君杜胡擅杀吴国使者,他的确有罪。然,敝臣听说吴侯已经俘虏了杜胡,正好当对其严惩不贷!”
“至于蜀人不尊周室,由来已久。”
“蜀人虽属于诸夏的一支,位列诸侯,却不同于列国,蜀国与‘三恪’一般,与周王室以客礼居之。”
“吴侯以此为名义,讨伐蜀国,怕是不妥。是故吴军此番伐蜀,屡屡受挫。”
“还请吴侯明察!”
“大胆!”
公子繁忍不住呵斥了一声,冲着子虎怒目而视道:“子虎,你敢教我父王做事?”
“不敢。”
“既然不敢,何不速速退去?”
“敝臣有君命在身,何敢忘却?”
“你!”
“吴繁,退下!”
庆忌挥了挥手,公子繁就不服气的坐了下来。
子虎是一个硬骨头,又能言善辩,公子繁欲以强势压迫子虎,后者又怎会屈服?
在这大争之世,几乎每个国家,都会有贤臣名士,秦国也一样。
如子虎所说的一样,蜀人应该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就连蜀人的国君杜胡都被庆忌生擒,任凭发落。
如此,庆忌还有什么借口伐蜀?
庆忌暗暗思索了一下,然后摆了摆手道:“子虎,兹事体大,寡人要与群臣商议一番。你这一路舟马劳顿,甚是辛苦,还请你暂且下去歇息。”
“诺!”
……
等到子虎退下后,庆忌又环视一周,看着中军大帐之内的众人,缓声道:“二三子,秦人意欲插手吴蜀之战,当此时局,寡人当何为?”
听到这话,在座的人都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
公子繁首先起身,朝着庆忌作揖道:“父王,儿臣以为,我吴国势大,何必顾忌秦人助蜀?”
“若秦人敢参战救蜀,我军便连秦人一起打!”
公子繁的这番话说得十分解气,只是有欠考虑,所以庆忌没有做声。
太子恒则是皱着眉头道:“父王,儿臣以为不然。”
“我吴军自入蜀以来,屡屡受挫,遭到了蜀人顽强抵抗。若秦国参与其中,派兵救蜀,则我军必将陷入被动局面。”
“即便我吴军可以击败秦蜀联军,恐怕在之后的战事中,也将力有不逮,止步于此。还请父王三思!”
公子繁主战,太子恒主和,二人所言,各有道理。
“太子之意,是让我吴军撤退?”
公子繁冷笑一声道:“江州之战,我军大破巴蜀联军,且生擒了蜀君杜胡。蜀国而今是新君初立,虽上下一心,共御我吴军。”
“然,这不过是蜀人在逞一时之气!”
“夫战,勇气也。眼下我军虽暂时受挫于葭萌、棘道,难以寸进,但是蜀军能撑到几时?”
“蜀军所依仗的,无非是蜀道之险峻,倘若战事陷入僵持,论消耗,蜀国何以消耗得过我吴国?”
公子繁说的是大实话。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军是本土作战,又有地形优势,运输粮秣辎重的话要比劳师远征的吴军简单的多。
但,吴军背后依靠的,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国家机器。
要粮食有粮食,要辎重有辎重,要人力有人力!
行军打仗,从本质上来说,比拼的就是两国综合实力的体现。
尤其是拉锯战。
“若秦国出兵救蜀,巴人又在后方作乱,恐怕形势不容乐观。”
太子恒只是淡淡的说出了一句,将自己内心的担忧袒露无疑。
庆忌微微颔首,旋即将目光放在了御史大夫范蠡的身上,询问道:“范蠡,你认为我军,是否应退出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