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阶段性结束
撤退呢,其实真的是一个技术活。
怎么撤,往哪儿撤,谁先撤,谁断后.这些都要有个统筹的安排。
否则,撤退分分钟会变成败退,而败退也会分分钟变成溃逃.到了那个时候,就彻底控住不住了。
这些道理,郭淮都懂,好歹也是积年的老将了。
但郭淮同样知道,在战场之上,不是所有的情况,都会按照你想的那样去发展的,人力面对局势的时候,总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就比如现在。
郭淮倒是想组织安排好士卒撤退的事宜,但如今的战场局势,已经不可能给他这个机会了。
因此,郭淮下令撤退,其实就是带着本部五千人,外加过来汇合的毌丘俭所部四千余人,提前退出战场,往渭水渡口方向撤退。
至于其他还在维持防线的魏军士卒,郭淮最大的良心,就是让传令兵打出旗语,允许各军校尉退出战场,分散突围。
说白了,虽然郭淮也不想,但郭淮确实是把还在奋战的万余魏军将士们给丢下,先自己一个人跑了。
面对三万多蜀军的全线进攻,魏军的防线已经维持不住了,自己也无法依靠中军突阵挽回劣势.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能逃出来多少就逃出来多少吧,总比被人击破防线后,全军覆没来的强。
就这样,郭淮连断后军队都没有留,直接带着文钦和毌丘俭两人一起,领军一路回撤,撤到渡口,组织士卒登船撤离。
对此,郭淮虽然无奈,但也没办法.有时候心不狠,真的做不了一军主帅。
倒是毌丘俭和文钦,才上战场没多久,心里终究是有些不安,也有点不甘心.这两人向郭淮要了一千军马,在渡口外围列阵,试图接应从前方败退过来的魏军士卒。
郭淮倒也没有说什么,痛快的分给了两人一千兵马.但其实郭淮心里也很清楚,他们接应不到多少败退回来的袍泽的。
蜀贼那边的将军们又不是傻子,他们一旦击破了自家的防线,除了分割包围自家残军外,第一时间肯定会派兵往渡口方向来的比起自家人,毌丘俭和文钦遇到蜀军的可能性更高。
而郭淮之所以分兵给两个人,一方面也是让这两个人长点见识,让他们知道一下战场的残酷性,另一方面,他们的这一千人,多少是个预警。
郭淮好歹是带了八千多人撤回来呢,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全部登船完毕的.如果没个警戒的话,蜀军要是突然追击而至,那自家士卒还得因为慌乱而自相践踏,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郭淮还是很痛快的给了这两人士卒,同时也交代他们,一旦蜀军追至,千万不要应战,保持警戒快速撤退就好一千人登船,撑死不到一刻钟时间,足够了。
而事实上,就跟郭淮预料的那样,文钦和毌丘俭根本没有接应到多少从战场上败退下来的自己人,倒是在不到半个时辰之后,接到了斥候报告,说蜀军距离渡口,已经不到十里路了。
到了这个地步,文钦和毌丘俭也不敢再抱有幻想了,立刻引兵缓缓而撤,赶在蜀军赶到前,完成了最后的登船撤退事宜。
当张飞亲自领着先锋部队三千人赶到渭水边渡口时,只能看到已经飘荡到渭水中间魏军船只.看的三爷只能在马上连连叹气。
到底是晚了一步。
但好在,还有万余魏军士卒被彻底留在了这边的战场上,倒也不算是彻底失败.眼看着撤走的敌军已经追不上了,张飞下令回军,参与围剿那些败退的魏军。
就这样,渭水渡口一战,终于是落下了帷幕。
经过一天的围剿,被郭淮丢在渭水南岸的万余魏军,除了少部分逃散外,大部分士卒都选择了投降。
这些败军,全都交给了诸葛亮去妥善安置,是押送回汉中,还是在眉县就地安置,这些都是诸葛亮需要去头疼的事情。
而刘备则暂时在渭水沿岸驻扎下来,跟张飞,黄权,庞统等人,一边等待凉州军团和武功县方面的消息,一边商议接下来的进兵路线。
凉州军团被散关挡在了关中之外,但如今渭水之战已经结束,魏军全面撤往右扶风,散关后路已经断绝,根本翻不起大风浪出来.刘备为了以防万一,再次派出魏延领兵五千,配合赵云攻取散关。
但实际上来说,当朱赞在眉县支援战失败后,告别毌丘俭,带着残兵返回散关后,孙礼就知道大势已去了。
依然选择坚守,不过是孙礼最后的节操所在.既然被曹真都督看重提拔,成为散关守将,那他总要忠于职守,尽最后的努力才行。
但即使如此,面对赵云的进攻,孙礼也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随着朱赞的残兵回到散关,不需要多长时间,散关内的守军都会知道眉县已经失守,散关后路断绝的消息这么坚守下去,不过是在拖延时间罢了。
如果不是朱赞告诉孙礼,说郭淮将军还有一个反夺眉县的计划,孙礼可以用来安抚散关守军士卒的话,这个散关,孙礼可能十天都守不下去。
但即使如此,散关的军心也非常的不稳,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而当郭淮将军反攻眉县失利,不得不退守渭水的消息传到散关,散关的军心就彻底乱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孙礼也知道散关是守不住的了.无奈之下,孙礼只能“顺应民心”,联系关外的赵云,主动打开散关,投降。
当魏延领兵刚刚走到半路的时候,赵云已经带领着凉州军团进入了关中。
赵云突破散关后,除了给刘备集团带来了生力军外,最主要的是,赵云带来了刘备现在最需要的凉州骑兵。
虽然羌胡骑兵的战力如何真就没个准,但在进攻关中平原的时候,手里有一支骑兵和完全没有骑兵,那可是两码事儿。
郭淮手里一共就三千骑兵,就让整个眉县争夺战变得险象环生,如果不是夏侯楙太废物,让魏延抢占了先机,又应对得力,这个眉县说不定到现在都不好说到底是谁的。
在关中平原作战,缺什么都不能缺了骑兵。
赵云的到来,确实是给了刘备一个好消息但武功县那边,张溪派出军使传来的消息,可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张溪确实已经领军占领了武功县,扫除了五丈原侧翼的威胁,击退了张郃.但如今张溪手里的兵力,只有一万人出头了。
这点兵力,显然不足以执行之前的策略,轻兵突袭长安了。
甚至于说,张溪的战损太大了,大到必须要在武功县暂停休整一段时间,才能有再次作战的能力。
这让刘备很意外。
毕竟张溪用兵,素来谨慎小心,这么大的战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更别说张溪传来的战报里,还有冯习重伤的消息,这就让刘备更加的心疼和不理解了。
但仔细翻阅了张溪送来的战报后,刘备又觉得在这样的突然遭遇战中,以张溪手下的郡兵对抗张郃率领的曹魏禁军,打成这样确实不意外。
而等刘备看完了整个战报后,他甚至还有点小开心。
因为张溪的战报最后,提到了另一件事——此战之后,张郃重伤昏迷不醒,魏军在张郃副将王昶的带领下,主动撤离武功县,退往右扶风,再从右扶风转道,退回原本的驻地左冯翊。
让刘备真正开心的事情就是这个——张郃重伤了,而且还昏迷不醒。
至于张郃怎么重伤的,张溪在军报里没有说明原因,因为张溪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张郃前脚还生龙活虎的在大昌集大杀四方呢,转头就重伤昏迷了。
这事儿,还是在张溪领军进入武功县之后,听武功县的那些世家乡老们说起,才知道张郃已经是重伤昏迷了的。
怪不得王昶撤兵撤的那叫一个干脆利落呢!!!
而王昶呢王昶现在也是一脑门子的官司。
对于张郃重伤昏迷这件事儿,王昶比任何人都不能接受明明是膝弯处中了一箭,一点小伤而已,怎么就闹的后果这么严重的呢?!
可这事儿怪谁呢?!
是怪射出那一箭的冯习呢,还是怪为了急行军撤回武功县,硬撑着把箭头留在伤口内爬山路的张郃自己呢?!
但凡早点把这个箭头取出来,敷上创伤药,张郃的伤也不至于闹到现在这么严重。
等张郃领兵离开山道,还没回到武功县内,他就已经因为伤口发炎而发烧了,而当他勉强领兵到了武功县后,整个人一放松,也就彻底晕倒了。
导致张郃重伤昏迷的原因,其实就是伤口感染,而这种病,搁在这个时代,除非遇到像华佗,董奉这样的外科高手,你就是遇到张机都不顶用。
张机这一脉,主治各种伤寒厉瘴,对外科真不怎么擅长冯习到现在都还只能虚弱的躺在床上就是一个明证。
可惜,华佗已经让曹操给杀了,华佗一脉的弟子,比如樊阿之类的,基本都在江东避难,而董奉嘛,倒是医术和医德俱佳的人物,唯一的缺点是——董奉今年才四岁!
简单来说,就是武功县的大夫根本没本事替张郃治疗这个伤口感染的问题。
张郃因此也是一阵昏迷一阵清醒的,根本不能理事。
而王昶呢,只能是一直守着张郃,等到张郃难得清醒过来的时候,赶紧请教现在张溪可就在城外打造攻城器械呢,随时可能攻城,这个武功县,咱们还守么?!
按照王昶的想法,战略已经失败了,主将都这种情况了,还守个屁啊,赶紧撤军回左冯翊去,然后从长安请来名医给老将军治伤才是正理。
但可惜,王昶只是副将,他没有张郃的授权,还真的指挥不动这群禁军们,只能是等着张郃清醒过来后,再请示决断。
张郃一连昏迷了三天,第四天才勉强清醒过来。
而张郃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王昶一定要保密他受伤的消息,不可让张溪知晓那小子鬼主意太多,一旦知道自己伤重,必然会抓住机会攻城的。
而第二件事,张郃立刻写下手书,授权王昶指挥全军,在合适的时机,弃守武功县,退守左冯翊。
不得不说,在有了张郃的授权之后,王昶立刻就支棱起来了一番操作,不仅顺利的把张郃受伤的消息瞒过了张溪,也顺利的撤军,把剩下的七千余魏军士卒,安然带回了左冯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bi.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b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