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甘宁叛黄祖,夜袭三日后。
席卷荆州全境的大雪停下。
雪后初晴,积雪渐渐消融,山峦显出翠绿之色。
道路随之变得通畅。
本该是好事,在一些人眼中却是坏事。
江夏郡。
夏口。
一座雄伟水寨依水而建。
水寨四角竖起箭楼,墙上士兵往来巡逻不绝。
一个中年男子登墙眺望,远处水天一色,水面平静无波。
时近中午,暖风猎猎。
吹在中年男子身上,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反而遍体生寒。
中年男子正是黄祖。
“射儿,有消息了吗?”黄祖问道。
身后的黄射脸色铁青,“刘表说新野与江夏最近,让刘备来救援,刘备算什么东西……”
越说越烦躁,黄射一拳打在墙上。
有其子必有其父,黄祖国字脸上同样显出怒容。
“从新野过来至少需十日,刘备带的废物,只怕要半个月。
半个月,来给老子收尸嘛?
匹夫误我!定是襄阳鼠辈见我日益强大,故意见死不救。”
咆哮声在水寨回荡。
士兵噤若寒蝉。
黄射又气又急,“父亲,刘备指望不上,该如何是好?”
“慌什么?”
见自家儿子慌神,黄祖瞪了他一眼,“江东有何惧哉?前两次为父一人便能胜之,这次也不需要援军。”
“收尸”只是赌气说法。
水战十分复杂,不是看到地图上有河岸线,就能随便登陆。
夏口位于江沔交汇之处,掌握夏口便掌控长江中游水运交通,还能把控夏水和汉水航道,可辐射襄阳、江陵。
江夏之所以兵家必争,夏口起绝大部分作用。
黄祖在夏口筑水寨,打退江东多次进攻,现在仍有自信。
似是想起什么,黄祖突然道:
“苏飞,我自认待甘宁不薄,又有你举荐他为邾长,昨日听说甘宁跑了,你有何话说?”
被叫到名字的苏飞一愣。
刚想解释,黄射冷笑一声:
“甘宁桀骜不驯,数次顶撞父亲,儿观之是养不熟的狼,只怕已投江东孙权。”
黄祖闻之大怒:“好胆!苏飞识人不明,拖下去杖责八十。”
话落,士兵押着苏飞离开。
少顷,惨叫声传来。
一众同僚只顾看戏,竟无一人出来求情。
……
转眼又是两日。
黎明时分。
黄祖睡得正香,突然帐外传来惊慌失措喊声。
“父亲,江东打过来了!”
黄祖瞬间惊醒。
还以为江东趁他不备袭营。
随即一脚踢开被子,慌忙套上铠甲,拔剑冲出大帐。
营中一片寂然。
没听到喊杀声,也没有想象中的袭营厮杀。
黄祖提剑茫然四顾。
将士们投来异样的目光。
黄祖反应过来,自己被儿子的反应吓到,闹了个误会。
提剑的手微微颤抖,恨不得一脚把逆子踹回娘胎。
“你在狗叫什么?”黄祖强压怒火,把剑插回剑鞘。
黄射缩了缩脖子,“父亲,孩儿看到江上帆影重重,应该是江东战船。”
“走,去看看。”黄祖快步登上墙头。
放眼望去,江面帆影绰绰。
对岸不知何时建起水寨,远远的便能看到轮廓。
好快!
黄祖心中暗暗吃惊,同时松了口气。
敌方动作很快,却不急于进攻,证明敌方对进攻没把握。
“敌方统帅是谁?”黄祖询问黄射。
黄射摇了摇头,“不知道。”
“废物,”黄祖吐了口唾沫,“除了吃喝嫖赌,你还知道何物?”
黄射快三十的人,被骂得哼都不敢哼一声。
突然,余光瞥到一样东西。
黄射急忙指着江面大喊:“父亲快看,有船过来了。”
黄祖顺着所指放心望去。
果然有一艘小船,准确的说是走舸飞速接近水寨。
不过片刻,走舸停在水寨下。
船首一人帽插锦鸡尾,铠甲外斜披一件锦袍,不惧严寒,孔武有力的双臂裸露在外。
见来者如此卖相,黄祖一眼认出对方。
黄祖拳头攥紧,道:“甘宁小儿,你竟敢投靠江东。”
甘宁嘴角露出嘲讽笑意。
“你和刘表看不起我,我又何必为你们卖命,废话不多说,奉大都督之命,前来下战书,箭来。”
手下递上弓箭。
甘宁轻松拉弦如满月,无需瞄准松开手。
“蒸”的一声轻吟。
箭支离弦而出,射中黄射头盔上红缨。
红缨缓缓飘落。
黄射后知后觉,惊恐大叫。
“我们走,哈哈……”
甘宁畅快大笑,下令走舸返航。
走舸远去,笑声久久不绝。
黄祖脸黑成锅底,拔出插入墙内的箭,取下裹在上面的帛书。
帛书乃周瑜亲笔所书。
一封中规中矩的战书,邀请黄祖出寨一战定胜负。
“幼稚。”
黄祖看完冷笑,随手把帛书丢进旁边的火盆。
帛书顷刻换作灰烬。
“周瑜派甘宁激我出寨,定是惧夏口水寨坚固,真当我是三岁孩童?”
黄祖看穿周瑜心思,大手一挥,“传令下去,坚守不出!”
命令很快传下去。
而甘宁走后,对岸不再有动静。
黄祖吩咐黄射加强巡视,回到帐中休息。
夜幕降临。
水寨中士兵陆续进入梦乡。
仅剩巡夜士兵警戒。
直至深夜,如水般沉寂的水寨突然沸腾,喊杀声震天。
黄祖又一次惊醒。
无需逆子提醒,便知敌人真杀来了。
等他披甲冲出大帐,正好听到甘宁的猖狂笑声。
“黄祖,小爷明晚还来找你。”
甘宁杀光拦路士兵,带着手下从容坐船离去,留下一片狼藉。
黄祖眼中浮现刺骨杀意,“甘宁,吾必杀汝!”
第二天,黄祖紧张备战一天。
可甘宁没来。
第三天、第四天依旧没等到。
等第五天稍微懈怠,甘宁率领百人夜袭杀入水寨。
十天内,如此重复数次。
甘宁次次精准把控时机,黄祖军身心俱疲、人心浮动。
“快去新野催援军。”
终于,又一次被夜袭后,黄祖派人去新野求援。
殊不知援军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