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回老家时光匆匆匆匆溜走...
也也也不回头
美女变成老太婆
哎哟那那那个时候
我我我我也也
已经是个糟老头
……
时间一晃到了八月…
当金海牛批哄哄的把录取通知书拍在餐桌上,终于~成功的获得了自由!
只是这自由…
唉,一言难尽!
车是老爹淘汰下来的二八杠!
包袱是带给老支书的营养品!
车架上挂着香烛元宝!
正所谓穷家富路…
兜里的十张大团结,是金海的创业基金。
用老爹的话讲:“十八岁,成人了,翅膀硬了,以后家里就没你的饭了,赶紧收拾收拾滚蛋吧!”
老妈虎着脸又给塞了五张大票。(有些话,虽然很羞耻很肉麻,但是,效果还是有的)
老弟金洋抠搜的递过来两块汽水糖:“哥,换你的小人书!”
这一年,风起云涌,大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这一天,傲娇的雏鹰,被一脚踢出了家门!
腰缠一百五十个元,驾车回老家。
西北锤王在此,发型不对的别挡路,小心额锤死你!
……
八月的草原...
草木渐黄,秋渐浓…
位于昭盟大草原东南部的岗岗营子,正值青黄不接的时节。
各家院里的蔬菜刚刚过季,新种下的萝卜白菜,还要一个多月才能摆上餐桌。
跟南方不同,这里的主要种植作物是玉米,大面积秋收一般要到九月下旬才能开始。
只是从八月初,村民们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新时代的到来,人们都能吃饱饭了,可这新四害也是随之快速崛起。
眼下正是麻雀、山鸡、兔子、野猪贴秋膘的时候,村民们要尽可能快的从它们的口下收割高粱谷子之类的杂粮。
这些杂粮本就种植不多,田边地头、山坡旱地,但凡能下脚的地方尽量都种上,产量肯定是不高的,谓之…望天收!
打多少粮,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只是,如此紧张的抢收行动,随着一辆自行车的到来,却被突然叫停。
老支书的原话是: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要有一点仪式感。”
于是,全村二百多位村民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围满了晒谷场。
人群中间,一个稚气未脱的小青年,紧绷着脸,站得笔直,正用修长的双手打开一个信封。
这是个见证历史的时刻!
所有村民的目光都随之聚集,现场异常安静,似乎都在期盼着什么…
直到一张叠起来的白纸映入大家的眼帘。
“喔……”人群开始躁动!
人生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围观,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小青年的脸刷的一下涨红,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轻轻打开了那张纸,昂起头高声念道:
首都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号95××27)
新生录取通知书
(金海)同志,你已被录入我校(考古)系(考古专业)学习。
请你于一九八五年九月(七)日至九月(八)日,持本通知准时来校报道,切勿提前或迟到。
“轰……”
仿佛一滴水进到了油锅里,整个晒谷场瞬间变得喧闹、沸腾。
无数金海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围上来热情的跟他打着招呼。
村里的锣鼓队,秧歌队,也都使出了浑身力气,又唱又跳。
那场面,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饶是活出了第二世,自认为有大帝之资的金海,也是被眼前的阵仗唬得晕晕乎乎。
大学生啊,放眼整个县,一年都难得出一个,在这偏僻的小山村,更是如同太阳一般耀眼。
用老支书的话讲,这叫光宗耀祖。
接下来,庆祝、祭祖、吃大席,直到太阳落了山,一场闹剧才算落幕。
……
夜
逼仄的三间小土房,屋里也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墙壁上糊满了泛黄的报纸。
一盏气死风灯挂在门廊中,散发着莹莹的微光。
东屋,低矮的土炕上,残破的草席油亮油亮的,类似文玩盘到包浆的状态。
土炕的一角,是叠放整齐的毛毡被褥。
白天拆信的小青年金海,此时正像只大蝙蝠似的,头下脚上,倒吊在房梁上。
轻微的鼾声,有节奏的在屋中回荡。
这是一种简单的练功方式,属于童子功的一种,在江湖中流传极广。讲究的就是颠三倒四、手足并进。
这也是金海学会的,唯一能跟武术沾边的锻炼方式。
十年如一日,金海早已习惯了这种睡姿。
“能读书,学什么武?没出息!”
三叔公原话。
金海住的这三间土房,就是金家祖屋。
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海太爷那辈,时间线大概跟电视剧闯关东差不多。
历经半个多世纪,修修补补,可以说坚定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金海上初中那年,老爹就进了县医院(院长是爷爷的同门师弟),进而全家都搬到了县里。
算起来,现在的祖屋,已经闲置近六年。
要不是老支书家时不时的帮忙打理一下,估计早荒废了。
如今金海回来,除了看望老支书,祭奠祖先,也是想着最后看一眼自己出生的地方。
“嗡嗡嗡…嗡嗡嗡…”
夜深人静,正是蚊虫觅食的好时候。
一只、两只、三只,越来越多的蚊子从阴暗的角落飞出。
它们的目标高度统一,正是倒吊着的大血包~金海。
昏暗的屋中,饥饿的蚊虫越飞越近。
突然,金海的肩膀处,一抹荧光骤起,浮光掠影般掠过虚空!
鼾声依旧…
来自蚊虫的嗡嗡声,却戛然而止!